急!急!急!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关系请详细说明

问题描述:

急!急!急!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关系
请详细说明

能不能把问题说请楚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和能力目标.
“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教学大纲作比较,便可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教学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阅读方法的运用、个性发展等,这些都是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方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外的学习“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4.理清三维之间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5.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第6条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信心”“积极”“感兴趣”是情感、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参加”“发表”就体现过程,如何讨论和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学习方法地要求.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物理课程改革的要求应该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