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值大小的比较中,什么是作商法?如何运用?
问题描述:
关于数值大小的比较中,什么是作商法?如何运用?
答
其实就是:把要比较的两个数写成比值(也就是分数)的形式,然后把这个商与1比较大小,若大于1,则分子的数值大于分母,反之则是分母的数值大于分子,这样即可求出两个数值的大小
相关推荐
- Na2SO3溶液中C(HSO3-)>C(H+)这是为什么,这两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是如何比较的?
- 中国石拱桥 (一)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1.\x05概括选段一、二所揭示的石拱桥的特点.2.\x05概括选段三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中国石拱桥的?3.\x05请分别指出选段中浪线句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x05概括加点的“有记载”不能删去的原因.5、“其中”指什么?6、“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最”字有什么作用?7、“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有什么作用?8、“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样写的作
- 关于物理中的制动力物理题目中往往涉及两中关于汽车停下时候的问题,如下:一,司机关闭油门,撤去牵引力,使汽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二,司机刹车,产生一个制动力,使得汽车停止下来关于这两种问题,解决是不同的,我认为有不合适的地方,希望得到解答.对于一,其停下是依靠唯一的阻力(即地面给汽车的摩擦力),μmg,所以这种问题中,其加速度为μg,也就是说它的停下与自身质量无关,对于二,题目往往给出了制动力大小F,处理时运用牛二定律,F=ma,其加速度与质量及F有关,而处理这种问题时候就不再把摩擦力μmg考虑进来.那么,这两种情况下,这两种阻力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又是怎么工作的?
- 关于牛顿的著作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有许多内容(准确的说是术语)与我们现在教科书或者是科普书籍有着不少用语上的差别,例如第一篇的第二章向心力的确定中的命题1 定理1(作环绕运动的物体,其指向力的不动中心的半径所掠过的面积位于同一不动的平面上,而且正比于画出该面积所用的时间)中的不动中心所掠过的面积与画出该面积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我理解为是一个物体绕圆周运动,运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那末牛顿这样写不就比较好理解吗,为什么写的那么复杂呢?或许是我才疏学浅,理解错了,请各位指出.
-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个瘦弱的男子与大力男子扳手腕.结果瘦弱的男子输了.两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大吗?若两者一样大,大力士为什么会赢呢?我是这样思考的:根据力总是成对出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样大的瘦弱男子的手受到的力=1 对大力男子施力时手到的反作用力+2 大力男子对他手的力而大力男子受到的力也=3 对瘦弱男子施力时手到的反作用力+4 瘦弱男子对他手的力而力1+2=3+4所以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可事实.如果想驳倒我,请先看我是怎么想的,说清楚根据把我的话一句一句指出错误!网上有人回答一个1- 是小孩和大人的手受到的力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但是小孩能承受的力肯定比大人能承受的力要小得多.两只手之间的作用力在不断增大的过程中,肯定是先达到小孩所能承受的最大值,在增大是,他已无法承受,本能地就“屈服”了.换一个角度来看,扳手腕不是在较量谁的力气大,而是在比较谁能承受的力量大.打个不太恰到的地方,你永远掰不过一根柱子,虽然这根柱子从来都不会主动地对你施加力.另一个2- 按牛顿第3定律来看,大手给小手的
- 关于“落在区域内的概率只与区域的长度、面积等有关”在网上查了一圈没找到证明过程.是否可以理解为几何概型是基于实验事实的问题?也就是说它的出现是为了解释现实中的概率问题?考虑到理论点没有面积线没有宽度,而实际中不存在这样的点和线,我觉得应该只能先假定一个宽度为dl的线或面积为ds的点,计算出该情况下的概率,之后再将dl和ds趋向于0.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而且,在这种计算方式下贝特朗悖论也可以轻易解释——取点的概率相等这毫无疑问,但这些点并非都能连出一条”线“,因为当线的宽度被假设为任意一个趋向于0的变量dl时,线与线之间重叠的部分或空隙的总和都是一个与dl同阶的无穷小,不可忽略.我需要一些严密的或者权威的资料……说错.能求出重叠部分的比例恒大于某一个常数值举个比较常见的例子从一个三角形的一顶点作中线、角平分线现由该点任作一条直线落在角平分线两边的概率显而易见相等落在中线两边的概率,因为一条线是过两点而作,可以认为这条线是先在对边上选了一点再与该点相连,故落在两侧概率亦相等但是,如果换一种描述方式,一支
- 关于力的平移作用一个物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吗?若可以,只能沿力的作用线平移吗?不能往其他方向平移吗?例如:1.作用于一个物体上的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相互平行,那怎么研究该物体受力的情况(合力)?是不是应该把其中一个力平移到另一个力所在的直线上吗?2.在水平桌面上的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一个水平拉力,物体也必将受到一个水平摩擦力,但是摩擦力是作用于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上,而拉力是作用在物体的某一个点上,并不是作用于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上,那又该如何分析呢?是否也要用到力的平移?是否应该把摩擦力平移呢?(力的平移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吗?不是说力的作用点不同,效果也不同吗?力的平移必然会改变力的作用点,那岂不是与概念相违背?最后,力的平移有什么条件吗?就是说要在什么前提下才能平移力呢?)本人比较喜欢物理,所以总会想出一些比较烦的问题,请大家不要见怪!
- 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是橡皮绳(就是三力平衡,分力互成120度夹角)质量为m的小命如图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为mg,若此时小明左侧的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的B加速度a=g,沿着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加速度a=g沿着为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这一题我知道为什么选AB,但是有一个问题我始终没想明白如果把橡皮绳换成细线的话,还是按原题剪短一个绳子,那么人此时受力应该是如何呢?加速度方向像哪里呢?一般这种求瞬时加速度的问题,关于绳子的受力情况该如何判断.
- 关于课文《送东阳马生序》的问题1.作者作这篇序的目的是什么?2.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举例说明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一定要举例子,举例文中的一些语句)4.写两条关于勤奋的名言诗句.5.用自己的生活实例说明“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6.作者不辞艰苦、求师勤学的原因是①②③(写出三点,用文中的话回答.)7.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8.为什么作者要在这篇文章中提到自身求学的情况?9.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10.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回顾自己年轻时的求学经历的?11.本文第一段,作者详细回顾了自己年轻时的求学经历,其目的是什么?会的帮帮忙、谢谢了、最迟明天啊、有点儿急咯、
- 1.陋室铭中,写交往人物、室中生活都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是具体说明.2.陋室铭中,采用反向立意的写法,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篓的反面不陋来立意,这样写于什么好处?3.怎样概括陋室铭的主题?4.陋室铭中本文以孔子的话作结尾有什么作用?5.对对子 出对:一间陋室雅 对句:是什么?6.请概括爱莲说的主题和中心思想7.原宪甘贫中,子贡问得病和原宪所答得病分别指什么?8.原宪甘贫中,原宪有怎样的人生信念?9.三峡、小石潭要开发旅游景点,写一段导游词.这些题,能答多少答多少,不勉强.
- 若a>0,b>0且a/b>1;则a.b;若a
- 分母与分子的和为2001,约分的结果为14/55的分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