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等高线地形图

问题描述:

初一等高线地形图
课件,要有关于判断相对高度,什么地方适宜建水库,小溪的分布等介绍的课件或相关习题和解答!

1.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因为地图空间有限,在表现地球表面的现象时,一方面必须按一定比例尺缩小表示,另一方面要对地表现象进行选择或综合,保留和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性,显示有用的地理现象,因此地图不是地球的机械缩小.人们阅读地图,可以了解某个地区、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的地理事物的数量、质量、分布、联系和变化等内容.
2.地图比实地要小许多倍.这样,繁多的地面事物不可能全部反映在地图上,只有进行一定的取舍(选择)和概括(综合),地图才有可能清晰、易读.在将详细的地图缩小成更小的比例尺地图时,对原图的内容也要进行一定的取舍和概括.比如,一个居民点,在比例尺较大(例如1∶10 000)的地图上,往往街区和房屋都有较详细的反映;但在比例尺较小(例如1∶100 000)的图上,只能概略地反映它的主要轮廓;在比例尺更小(例如1∶1 000 000)的图上,甚至只能采用一个圆形符号,或者根本不能在图上反映.这种对地图内容的取舍和概括,叫做制图综合.制图综合是绘制地图中最复杂的创作过程.
3.地图的比例尺又叫缩尺,是图上的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比例尺的计算公式里,图上的单位距离一般是1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为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4.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采用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表示的.除了符号,多数情况下还要附加必要的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这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有选择地、形象地突出反映地面景物的许多地理特征.因此,要利用好地图语言,必须熟悉地图的图例.
5.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主要是指按国家制定的统一规范细则编制、以同等详细程度表示地面各种基本要素的地图.地形图是经过实地测绘或者根据实测图并参考有关资料编制而成的,包括国家基本地形图和专业生产部门测制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其他要素用规定的图式符号表示.等高线法是最主要的地貌表示方法,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地面的实际高度和起伏特征.其他表示地貌的方法还有分层设色法和晕渲法等.
6.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例如池塘水面的边缘线,就是一条等高线.如果用一系列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与起伏的地面相截,那么在水平面和地面的交汇处,就会形成一系列的水平曲线.如果把这些水平曲线都投影到一个标准的水平面上,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在图纸上,就得到了可以反映地面高低起伏特征的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高程是从海平面开始量算的.我国地形高程的起算点,统一用青岛的黄海水准原点.自海平面以上,每隔一定高差便可设一条等高线,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叫等高距.等高距大小的选择是根据地形图的比例尺和地形高低起伏的特征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说来,比例尺愈大,等高距愈小,这样对地形的反映就能详尽一些.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必须有高程注记.地形起伏的特点,就是通过这些有高程注记的一系列等高线的排列形式来表现的.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说明地面坡度陡峻;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说明地面坡度和缓.如果等高线间隔非常均匀,说明坡度均一;如果等高线的高处稀疏,向下逐渐密集,说明坡度上缓下陡;如果等高线的高处密集,向下变得稀疏,说明坡度上陡下缓
题目
、某同学的前后为山峰,左右两侧为谷地,则他所处的地形是
A、陡崖
B、谷地
C、鞍部
D、盆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至前后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B、夏至前后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C、6/7/8月是去南极考察的好时机
D、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3、关于等高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B、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形越陡
C、等深线与等高线原理一致
D、在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称为分层设色
答案
1.C 2.D 3.B
因为
1.从课本上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知道,在山峰和山谷之间的平地部分被成为“鞍部”.
2.夏至时北极极昼,冬至时南极极昼,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不同导致.而极昼时是考察最好时机,所以ABC都错.D正确
3.B肯定错误,因为等高线表示同一高度,所以越稀疏表明地势越平坦,其他的都是书上定义,看看书吧,肯定会有很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