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的特点
藏戏的特点
快,急用
到十四世纪,噶举派(白教)高僧唐东杰布(1385-1464)在云游途中于1430年主持营建了据说是*的第一座铁索桥.在建桥过程中,他发现民工中有七个能歌善舞的姐妹(有说七兄妹),遂在白面具戏基础上,吸收佛经中传说和民间传说故事中带有戏剧因素的内容编排表演节目、设计唱腔动作和鼓钹伴奏,指导七姐妹演出,借以宣传宗教,为行善修桥募集资金(行善积德).七姐妹天生丽质、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观者以为仙女下凡,赞其为“拉姆”(意仙女).以后藏戏被称作“拉姆”,亦由此而得名.据《汤东杰布传》载,汤东杰布主持修建的铁桥、木桥数量达上百座,码头渡口也有一百多个.而修建如此之多的桥梁渡口,所需资金除靠其游说化缘所得外,主要靠组织募捐演出来筹集.以后汤东杰布又将经其发展了的白面具戏带回家乡主庙迥·日吾齐寺,创建了迥·日吾齐戏班,将白山羊皮面具加以装饰改为蓝面具,在白面具戏表演艺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各种歌舞和古老瑜伽功术、杂技等,编演了佛经故事《智美更登》.从此,蓝面具戏逐渐形成.
自十七世纪起,随着嘎丹颇章地*权的建立,藏戏,特别是蓝面具戏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繁荣时期.以唱为主,唱、诵、舞、表浑然一体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已经形成.出现了具有较高文学水准的戏曲文学剧本和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在民间,一些职业或半职业的藏戏戏班开始出现,在艺术风格上开始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到七世达赖时,出现了藏戏演出的盛会--雪顿节.在这个时期,五世达赖罗桑嘉错(1617-1682)对藏剧的发展颇具贡献.清顺治九年(1652),五世达赖率众三千赴京晋见顺治皇帝,历史上第一次被**以金册金印封为“*”.五世达赖晋见期间在京住了两个月,后又在内蒙古的代嘎(今凉城)逗留了三个月.在这五个月中,五世达赖看到了许多汉、蒙、满等各民族的宫廷和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百艺等艺术表演,深受启发.返藏后,即将从拉达克传入的具有西域风格的歌舞加以改造,组织成立了*地方*唯一的官营性专业歌舞队--噶尔巴.五世达赖对藏戏也十分喜欢,在其尚未亲政时,就在其授意和倡导下,寺院进行上期夏令安居修习结束的酸奶宴会上,邀集一些在民间享有盛名的藏戏班子进哲蚌寺作助兴演出,从而开创了“哲蚌雪顿”调演观摩藏戏的惯例.之后,逐渐形成了开始在哲蚌寺,继而在“吉彩洛顶”(幸福园林),最后于雪顿节期间在罗布林卡举行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藏戏献演活动.五世达赖还曾指令其家乡琼结县白面具戏班宾顿巴分为两班,一为琼结扎西宾顿,一为盘纳若捏宾顿,并在拉萨举行雪顿节时,把琼结扎西宾顿安排在第一个演出.这期间,各地民间出现了专门改编加工并记录成文字的手抄或刻印的藏戏剧本,不少地方和部分色钦寺庙还组建了相对固定并带有职业性质的藏戏剧班.每年参加“哲蚌雪顿”的至少有几个白面具戏班和江嘎尔、希荣仲孜、工布卓巴等众多表演团体.从这个时候起,藏戏开始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戏剧艺术形式;演员也逐渐脱离寺院,职业演出剧团开始出现.藏剧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影响面也逐渐扩大,繁衍出德格戏、昌都戏、门巴戏等多种戏曲剧种,并对一些兄弟民族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起源之四
(来自于6年级课文《藏戏》)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还是从*高僧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了*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观众们惊叹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舞了吧!以后人们就将藏戏演出称为“阿吉拉姆”.
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像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雄谢巴”的解说和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藏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程式:开场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正戏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结尾则具有庆贺演出成功之意.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起源之五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发展情况
*和平*,*地方*对民间著名的职业、半职业戏班演出的剧目,包括脚本、演出形式、唱词等审查控制十分严格;对每年参加雪顿节演出的戏班出场的先后顺序、演出剧目均有严格规定;对具体表演形式也要按噶厦的意图对每一个剧目的唱、念、表、舞、技等加以规范,凡违反或不能达到要求的,均要面临严厉处罚.藏戏艺人大都是农奴,除奉差演出外,常年要靠劳动和流浪卖艺为生.唯一受官方直接管理的觉木隆巴(蓝面具戏演出戏班),也只有可在全区各地流浪卖艺的权利,每到冬季,也有一到三个月的时间要由演员自谋生路.
1951年*和平解放.**工委宣传部即找觉木隆巴联系,*代表张经武和*工委负责人张国华、谭冠三、范明等领导先后看望了觉木隆藏戏艺人.觉木隆巴戏师扎西顿珠曾于1951年代表藏剧艺人向张经武等提出请求,希望正式建立革命的藏剧团,以获得中国*的直接领导.1956年陈毅率*代表团抵拉萨祝贺*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时,觉木隆巴找到代表团汇报戏班情况,并组织演出了藏剧,受到称赞.从此工委宣传部和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文教处就经常组织觉木隆巴在各种重要场合演出藏剧.*工委还于1956年组织部分艺人随*文艺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全国文艺会演.演出结束后,觉木隆藏戏特技演员次仁更巴还被留下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的成员,于1957年3月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他主演的《*热巴舞》获联欢节银质奖章.
1959年*实行*改革后,藏戏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该年四五月,扎西顿珠从家乡赶回拉萨,向人民*递交报告,要求将觉木隆巴改编为人民*领导下的艺术团体.获准后,他将流散*各地的四十多位觉木隆巴艺人找了回来,于同年八月成立了拉萨市藏剧队.同年十月一日,藏戏队以剧目《文成公主》参加了庆祝建国十周年专业文艺团体献礼演出活动.1960年*歌舞团成立,藏戏团成为其中三个演出团体之一.1962年,*藏剧团成立.到1966年,*藏剧团陆续上演了《文成公主》、《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诺桑与云卓》四个大型传统剧目和《苏吉尼玛》、《白玛文巴》的片段;创作了《解放军的恩情》、《幸福证》、《农牧交换》、《英雄占堆》、《血肉情谊》等一批中小型现代戏剧目.1980年年初,自治区藏剧团改编演出了大型传统剧目《文成公主》.同年五月,*自治区举办了首届业余藏戏会演,二百多位代表不同风格流派的藏剧演员演出了《卓娃桑姆》、《诺桑法王》、《苏吉尼玛》等传统剧目和《雪山小英雄》等现代剧.同年,自治区藏剧团改编排演的藏剧《朗萨雯蚌》,并赴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受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文化部的奖励. 另有小学六年级课文中提及(人教版)
[编辑本段]今日藏戏
藏戏的改进
*和平解放以后,自治区*在原觉木隆藏戏班的基础上组建了*自治区藏剧团,担负起传承和发展藏戏的任务,先后整理演出了一些《朗萨雯蚌》《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传统戏,同时还创作演出了一些现代题材剧目,剧团在保持藏戏原有的广场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剧场舞台艺术方面的实践,使藏戏由广场走上舞台,有了灯光、布景和化装,还开始使用管弦乐伴奏.20世纪80年代以后,青海藏剧团在黄南成立,创作演出了《意乐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优秀剧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的剧目为黄南藏戏带来了新的活力,如《意乐仙女》的伴奏,既有六弦等藏族传统乐器,又加入以民乐为主的大型现代混合乐队,在形成间奏的气氛音乐的同时,可以直接为唱腔伴奏,改变了*藏戏用一鼓一钹只为舞蹈和表演动作压节奏,很少为唱腔伴奏的状况.改进后的黄南藏戏布景和舞台美术富丽堂皇,神奇秀逸,令人耳目一新.
濒危现况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藏戏的剧本也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应用格言、谣谚和成语,甚至还在情节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学语言的精华.不过近年来,藏戏和内地的戏曲剧种一样,在时代的变革中陷入了与现代艺术和娱乐形式争夺观众和演出市场的竞争局面.资金缺乏、剧团生存艰难、艺术人才断档、传统表演技艺失传、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各地藏戏发展面临的危机,急需制定规划对这一古老的少数民族剧种加以保护.
藏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
藏戏·拉萨觉木隆
申报地区或单位:*自治区
觉木隆藏戏是在所有藏戏剧团和流派中艺术方面发展最为完备丰富、影响最大、流传也最广的一种.觉木隆藏戏团是旧*地方*惟一的带有专业性的剧团,归*地方*“孜恰列空”和贡德林寺共同管理,但无薪俸.除参加雪顿节会演可得赏银和食物外,其他时间则到*各地卖艺乞讨度日.他们惟一的权力是可任意挑选演员.为此,他们持有*地方*发的一纸文书,声明他们所到之处,在业余藏戏团体中如发现优秀的苗子或尖子,可马上挑走,该团体不得阻拦.这个剧团开办之初住在堆龙德庆县觉木隆村的“雄白拉穷”泉水边,故称觉木龙藏戏队.
觉木隆藏戏经过唐桑、米玛强村、扎西顿珠等几代艺术家的组织经营、精心创造和改革丰富,逐步兴盛起来,还出了几个著名的演员,如阿妈拉巴、阿妈次仁、阿古登巴、次仁更巴等.其中次仁更巴在觉木隆传统特技上有很深的功夫,如躺身蹦子,藏戏中叫“拍尔钦”,双臂平伸与地面成六十度转大圈旋舞,最多时能在一个大场地或大舞台上一气转四大圈,计有一二十个蹦子.
觉木隆藏戏分布、影响的地区很广.像江嘎尔剧团演出《朗萨雯蚌》和《文成公主》时,许多唱腔都是直接学用觉木隆的,其他一些独具风格的剧团也有这样的情况.拉萨、山南地区的藏戏团体,多数是属于觉木隆派的.就是边远的亚东县的四五个藏戏队,也属于觉木隆派.
藏戏·日喀则迥巴
申报地区或单位:*自治区
迥巴藏戏团是我国藏民族戏剧中最为古老、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我国藏戏以蓝面具藏戏为典型代表,而蓝面具藏戏是从迥巴藏戏班首先创建起来的.相传藏戏始祖汤东杰布在六百多年前为造福雅鲁藏布江两岸人民,在其家乡日吾齐的江上修建铁索桥,为此募捐资财,以前藏区白面具藏戏形式为基础,创建了第一个蓝面具藏戏班.迥巴藏戏最早是以藏戏《顿月顿珠》而受到第十三世达赖时期的拉萨市民欢迎的.他们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智美更登》《朗萨姑娘》《卓娃桑姆》.担任迥巴藏戏的34年戏师,额仁巴贡嘎是迥巴藏戏戏师的杰出代表.
迥巴藏戏,上承白面具藏戏十分古老的传统,下启蓝面具藏戏,流传于*的昂仁、定日、拉孜和四川的甘孜等县.迥巴藏戏的表演、唱腔艺术在藏族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名望,由于它的风格特点鲜明,表演精彩绝伦,既开创了新颖华丽的蓝面具藏戏风格,又保持了藏族最为古老的发声法,以及宗教祭祀与古老杂技糅合为一体的表演.因此,它曾被十三世*授予金耳环和面具上日月金子徽饰.
藏戏·日喀则南木林湘巴
申报地区或单位:*自治区
湘巴藏戏——也称“常·扎西直巴”.五世达赖时一个贵族叫扎西直巴,后来当过嘎伦.他命家乡南木林“多确·常”的人学习江嘎尔藏戏,组织了一个藏剧团,逐渐演唱流行起来,因为都是在南木林山沟中的香河边,就被称为香巴藏戏.而后来,嘎厦的“则恰列空”登记为“常·扎西直巴”.八世班禅、九世班禅对湘巴较为重视,扶持了一段时间,逐渐壮大,自成一派.主要流行于南木林县的多确、卡则、琼、山巴等地.*夕的戏师根角,才艺出众,乐观调皮,谙熟剧本,他是八世班禅选定的戏师,在湘巴藏戏史上影响最大.早先湘巴藏戏不去拉萨支差,有一年迥巴藏剧团去拉萨支差参加雪顿节,过雅鲁藏布江时翻船,死了不少艺人,剩下少数日吾齐艺人,到南木林找了一些湘巴艺人去了拉萨会演,被称作“湘·日吾齐”.以后湘巴影响大起来,规定了《文成公主与尼泊尔公主》和《直美滚顿》轮换去拉萨演出.湘巴藏戏整个风格特点较接近于江嘎尔,现在艺人多数已经去世.
藏戏·日喀则仁布江嘎尔
申报地区或单位:*自治区
江嘎尔藏戏发源地在仁布县江嘎山沟.江嘎尔藏戏演出的剧目有《曲杰诺桑》《阿佳朗萨》《文成公主与尼泊尔公主》,有时也演《热琼娃》.演得最有影响的是《曲杰诺桑》,据说是戏师那加根据定钦云巴·才仁旺堆写的《诺桑传记》和八世班禅、多仁班智达二人写的一些书之精华,编演成当时的藏戏《曲杰诺桑》,因此也出了名.江嘎尔藏戏的影响仅次于觉木隆,是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剧团,唱得好是它的特点,类似汉族戏曲中的文戏,很受广大群众的称道.其唱腔高亢浑厚,古朴粗犷,但装饰顿音“阵过”没觉木隆唱腔中的多,也没发展得那么细致丰富.它同迥巴藏戏一样,所演的戏比较严格的按照“脚本”来,说的“雄”,就是剧情讲介人的“连珠韵白”,唱腔中间穿插的舞蹈节奏都比较悠沉缓慢,表演也较为简单,没有杂技和特技.
江嘎尔藏剧团每年参加拉萨会演后,回日喀则要在扎什伦布寺演出,班禅也来看.藏历八月二日要赶回仁布到强钦寺演出.在夏天,它还要分别给“嘎厦托子”(嘎伦过林卡)、“仲果也节”(七品官以上过林卡)、“孜仲也节”(僧官过林卡)演两三天戏.江嘎尔藏戏,在日喀则、江孜、仁布和白朗等地区较为流行,除职业性的剧团外,还有业余团体在活动.现在嘎江尔藏剧团还有一些著名的艺人,如*最后一个戏师唐曲的儿子拉归,75岁的艺人强巴和年轻艺人丹增等,活跃在江嘎尔藏戏传统的艺术园地上.
黄南藏戏有如下特点:1.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民间和寺院藏戏队,始终与社会民众保持着密切联系.2.音乐方面保留了宗教音乐的成分,也吸收了当地民歌、舞蹈音乐等素材.3.演出剧目除八大传统藏戏外,还有《格萨尔王传》《国王官却帮》等其他藏区没有的剧目.4.保留了《公保多吉听法》这出古老而珍贵的原始戏剧形态的仪式剧.5.即兴表演独具特色.这些即兴表演,既表现了编剧、演员高超的艺术水平,又对抨击时弊、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6.历代黄南藏戏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各种行当及成套的表演程式,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黄南寺院壁画人物形态,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间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动作等,形成本剧种独有的艺术风格.
20世纪80年代以后,青海藏剧团在黄南成立,创作演出了《意乐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优秀剧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受现代文化的冲击,黄南藏戏也面临失传危机,剧团减少,艺人老化,演出范围缩小,抢救势在必行.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道具表演
表演程式
藏戏在几百年的表演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式.
藏戏的演出,一般是广场戏,少数也有舞台演出形式.演出时,化妆比较简单,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与红脂,没有复杂的脸谱.
乐器也较简单.打击乐只有一鼓一钹,演出时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观众介绍剧情发展情况.剧中人道白很少,演员专心致志地吟唱,由于广场演出,演员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显示出粗犷有力的性格.后台一般有帮腔,形式与川剧差不多.
藏戏唱腔很多,大致分为表现欢乐的长调,藏语叫“党仁”;表现痛苦忧愁的悲调,藏语称“觉鲁”;表现叙述的短调,藏语称“党统”等等.
武功、舞蹈、技艺在藏戏演出中,也广泛运用.一般是演唱一段以后,便出现一段舞蹈.舞蹈动作很多,爬山、行船、飞天、入海、骑马、斗妖、擒魔、礼佛等等,都有一定的舞姿.
藏戏的演出时间可长可短,有的演几小时,有的演一、两天,过去连演几天的情况也有.要演长,则细唱细作; 要演短,则用后台快板道白,叙述剧情,一下子跳过去.
一般每台藏戏都可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温巴顿”,意为猎人净地,就是身着猎人装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场,净场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鲁钦批”,即太子降福.就是着太子装束者登场,象征加持舞台,给观众带来福泽.最后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就是着仙女装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这就是藏戏开场的序幕.
二是“雄”,也就是正戏.
三是“扎西”,即告别祝福仪式,过去的戏班子演到这里,就是通过集体歌舞,向观众募捐.
基本面具颜色
善者的面具——白色(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红色(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绿色(绿色代表柔顺,清爽)
活佛的面具——黄色(黄色代表吉祥)
农民老人的面具——白色或黄色,眼睛,嘴为一窟窿(代表农民老人的朴实敦厚)
女巫的面具——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编辑本段]流派唱腔
藏戏的流派
*,每逢雪顿节,各地的藏戏班子需要到拉萨来支差,为达赖及地方*的官员献戏.这些来支差的藏戏班子成了各地业余戏班的骨干力量.而各个地区的戏班,由于历史、地理、语言、风格、造诣的差别,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
在这些流派中,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有属于蓝面具的新派,也有独脚戏.
属白面具的旧派,有穷结的宾顿巴、堆龙德庆的朗则娃,乃东的扎西雪巴等.因旧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他们的戏动作和唱腔都比较简单,影响较小.
新派就是迥巴、江嘎尔、觉木隆、香巴四大剧团,他们的演出开始时,由戴蓝面具的演员出场,故称蓝面具派.新派的表演艺术有较大发展,影响也比较大,慢慢就把旧派代替了.
藏戏的唱腔
1959年*实行*改革前,藏剧中的朗达(戏曲唱腔)基本上是无伴奏的清唱,即便是在载歌载舞的表演中,也只是用鼓钹这两种打击乐器伴奏.鼓钹点子是*各地方剧种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各种舞蹈、表演的伴奏.同时也起着描写环境、衔接唱念和统一节奏等作用.鼓钹点子多是从藏族最古老的民间“野牛舞”、“狮子舞”、“鼓舞”和大型民间传统歌舞“甲谐”,以及藏族的原始抗灾歌舞“吉达吉嫫”等歌舞艺术的鼓钹点子中吸收并加以发展而成的.其使用方法与朗达一样,也是以人定曲、专曲专用,尤其是在传统剧目里,每个人物都有反映其个性的鼓钹点子.鼓钹点子虽源自各种民间艺术,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戏曲表演的需要,已演变成一套与民间鼓钹点子不同的具有戏曲特色的击奏方法.各剧种鼓钹点子在具体的击奏、点子的变化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正是这种区别,使它成为藏族观众区分不同藏戏剧种的标志之一.他们可以从不同方向传来的鼓钹点子的敲击声,判断出那儿正在上演什么戏.
[编辑本段]角色分类
藏戏中没有角色行当的分工,戏班中一般只有剧情讲解者、演剧者、喜剧者、祝福者、伴唱伴舞者等,尚未形成完整的行当*.但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随着大型剧目演出的增多,已逐渐形成各种角色类型,如在艺术发展最为丰富的蓝面具戏中就有十三种.这些角色类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