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炼字的句子有那些?

问题描述:

古人炼字的句子有那些?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我国古代诗人对炼字感慨良多.老杜自称“新诗改罢自长吟”,孟郊感慨“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杜荀鹤自诩“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卢延让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更是激动得“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炼得好的,便成了诗眼,甚至句以字名、诗以句名,千古流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噪”衬“静”,以“鸣”衬“幽”,使“静”的特点更为突出,更为鲜明.“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以动态写静态,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给人以美好享受.“微风燕子斜”,一“斜”字,化动为静,刻画出一种悠然的情态.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
*《菩萨蛮·黄鹤楼》第三四两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锁"字是炼字.一个"锁"字,把龟蛇二山在形势上的重要地位充分地显示出来了,而且非常形象.假使换成"夹大江"之类,那就味同嚼蜡了.
*《清平东·六盘山》后阕第一二两句:"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卷"字是炼字.用"卷"字来形容红旗迎风飘扬,就显示了红旗是革命战斗力量的象征.
*《沁园春·雪》第八九两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和"驰"是炼字.本来是以银蛇形容雪后的山,蜡象形容雪后的高原,现在说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静态变为动态,就变成了诗的语言."舞"和"驰"放到蛇和象的前面去,就使生动的形象更加突出.
*七律《长征》第三四两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腾"和"走"是炼字.从语法上说,这两句也是倒装句,本来说的是细浪翻腾、泥丸滚动,说成"腾细流"、"走泥丸"就更加苍劲有力.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气概被*用恰当的比喻描写得十分传神.
形容词和名词,当它们被用作动词的时候,也往往是炼字.
杜甫《恨别》第三四两句:"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边.""老"字是形容词当动词用.诗人从爱国主义的情感出发,慨叹国乱未平,家人分散,自己垂老滞留在锦江边上.这里只用一个"老"字就充分表达了这种浓厚的情感.
*《沁园春·长沙》后阕第七、八、九句:"指点*,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二字是名词当动词用.*把当年的万户侯看成粪土不如,这是蔑视阶级敌人的革命气概."粪土"二字不但用的恰当,而且用得简练.
形容词即使不用作动词,有时也有炼字的作用.王维《观猎》第三四两句:"草杆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两句话共有四个句子形式,"枯"、"疾"、"尽"、"轻",都是谓语.但是,"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又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