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风
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班集体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意志情感的共同表现.良好的班风,它潜移默化地主导着班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无形地支配着班级成员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班级始终保持热爱学习、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积极状态.一个好的班级,必定有着良好的班风.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重视良好班风的建设,并根新形势的特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具有本班自身特色的班风. 一、班主任素质是班风建设的前提 班主任是学校全面负责所在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工作的管理者,更是所在班级学生德育工作的导师.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与社会接触面增大,思维日趋活跃,对人和事物的不信任度在增加,对管理方式的颠覆心态也十分激烈,因此要建设良好班风对班主任的要求也就更高.大家常说“教师无小事,事事做表率”,“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班主任的素质在班风建设中的重要性. 首先,班主任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我们常说:“亲其师”从而“信其道”,面对各种诱惑俱全的形势和思维活跃的青年人,要树立良好的班风,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要志存高远,忠诚教育事业;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格;还应在学生面前表里如一,言行一至,从细微小事上做起,筑起自己人格的长城.同时,班主任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 其次,班主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育人是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标,良好的政治素质必不可少.班主任要能认清形势、把握大局,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分析各种现实问题,能为学生指点迷津,用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公德的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班主任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年人对事物认识的不成熟,处理问题方法的不妥当,以及跳跃易变的青春期性格特点,常常极易让人产生挫折感.无论何时,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要善于自我调节,成功时不忘乎所以,失败时不自暴自弃,坚定自信,锲而不舍,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稳定的情感,总是把自己最阳光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在无声中感染学生的情绪,让班级始终维系一种激昂向上的氛围.二、摸清“学情”是班风建设的基础 摸清“学情”是班风建设的基础,这对刚接班或新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知悉学生状况,班级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班风建设才能符合本班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摸清“学情”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掌握学生个体的状况.它包括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水平,学生家庭教育文化背景及成长环境.二是掌握班级的整体表现.它包括本班综合考评在全校班级的位置,本班多数学生的意志品质、价值取向等.班级整体表现的掌握需要求班主任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如教室环境、宿舍卫生、共同爱好等,还要注意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学生在同一事件上的表现差异,这些都反映出班级的整体状况.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透过表象洞悉班级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对本班学生的思想、行为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为班风建设打下可靠的基础. 三、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风建设的动力 现代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动力来源于对目标的期望.有了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学生看到自己班级的美好前景,认识到自己能对目标产生影响,学生才能产生责任感和积极性,整个班级就会有凝聚力,有效地促使良好班风的形成.确定目标应遵循“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这里的“大同”是指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同”的确定必须是在摸清“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具体实际,一定要注意制定的目标切实可行,为班级绝大多数学生所认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求“小异”——学生个人的特长和小目标.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为班集体的各项活动添光增彩,是形成本班特色班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鼓励提倡学生进行健康的自我成长目标设计.三是在实施的目标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各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逐步实现. 三、科学的制度是班风建设的保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对学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它是个人品行人格自我评定的内在尺度,对行为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因此要达到建设良好班风的目标应有科学的班级制度作保证.所谓科学是指一个班的班级制度既要符合学校整体的大环境,又能照顾到本班的具体情况;既有全校学生必须遵循的“大规矩”,又有班级特色的“小规矩”;既是强制性的必须,又是班上绝大多数学生的自觉认同.从管理学来说,班级制度应是具体的、明确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了是对或是不对,都应让学生一目了然. 制度重在遵守,落实是关键.是否落实可以从集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去进行考核检查.集体指定期对班级工作进行总结,从中发现优点,找出不足,以扬长避短.分析不足时要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纠正的措施和方法.平时,班主任根据自己的观察,任课教师的反馈,班务日志的记载,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可及时召开班会,进行纠正,防患未然.个体指定期对每个人的行为进行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应在深入细致指导基础上,本着适度原则,对其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个别学生中出现的反复,要正确对待.考核检查应坚持一贯原则. 四、学生*是班风建设的核心力量 学生是班级工作的主体,班*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因此选拔、培养学生*,充分发挥班*的作用对班风建设至关重要.选举时要大力推荐那些作风正派,关心集体,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当班*.分配工作时要注意他们的能力差异,做到量才录用,因材使用,人尽其才.上任时应有庄重的聘任和严肃认真的就职发言,让学生既体会到班主任对班*工作的重视,又把*推到全班学生的面前,接受的监督.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对班*进行传帮带,既交任务又教方法,既检查他们工作的情况又帮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同时,班主任要注意学生*在班级工作中“两面性”,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学校、在老师面前,表现非常优秀,但是离开学校、背着老师,各种“毛病”都一一暴露.对这种现象,班主任应认识到它对班风建设的严重危害,要极早发现,极早解决,但要注意方法.首先不要轻易断定学生*是在欺骗老师,欺骗学校,道德品行不佳,要看到这种现象的出现具有其客观性.其次教学生一些如何处理矛盾问题的方法.第三在总结工作时大力提倡自我批评的作风,鼓励学生*主动暴露自己的不足,敞开自己的心扉.当然对于确属道德品质有问题的学生*必须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一个团结奋进、敢于负责的班*队伍,才能在班级工作中起到积极带头作用,在学生中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协助班主任带出一个好的班集体. 五、文化活动是班风建设的载体 人与物的组合形成校园文化的基础,班级文化活动是班风建设的有效载体. 班主任要积极组织本班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包括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集体性的宣传教育和娱乐形式,如读书评书、演讲、文学社、乐队、绘画、摄影、书法、体育竞赛、知识竞赛及各种主题活动等,这些活动既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的机会,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增强学生判别是非、美丑、真伪、善恶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班级健康、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形成. 让每一项活动都有收获.“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育无小事,事事做表率”,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应从有利于教育学生出发.组织文化活动班主任要亲自指导,做到每一环节都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认真组织,从环境气氛、时间的确定、发言的安排到议程的次序等,都要一一考虑周全,力求符合规范,让学生从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让每一次活动都充分发挥其寓教于乐的作用,取得应有的成效. 六、重视非正式群体对班风建设的消极影响 班主任工作难做,我认为就难在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教育.非正式群体主要包括兴趣群体、后进生群体、哥们义气群体等,做好非正式群体特别是其中的消极型和有害型群体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首先,要对非正式群体对班风建设的影响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到其有利有害的双重性.其次,要摸清和掌握有害型、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数目、成因、背景及“领导”人物、人员结构及观点、兴趣、爱好等,并应特别重视其对班风建设潜在的消极作用.其次从实际出发正确引导,进行有效地管理,一是及时多谈心,晓之以理,明其利害;同时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尽量降低和消除其消极影响.二是要做好“*物”的工作.在尊重其人格、不违原则的基础上,发挥其“特长”,利用其较高的“威望”和号召力去影响群体成员.三对经常故意闹事,又屡教不改的群体及成员,进行跟踪“防泛”监控,对劣迹严重的要以利用校纪校规施以一定的震慑作用促其转化.总之,非正式群体特别是有害和消极群体对班风建设的消极影响我们要估计足,要看到其严重性,要多下功夫,力争发挥其正效应,趋利避害.实践证明,建设良好的班风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带课老师的配合,需要后勤管理人员的配合,更需要班主任和自己的班集体长期努力才能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