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问题描述:

散文中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散文的特点.1、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2、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结构灵活.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形散神不散”,是人们用来概括散文特征的常见说法.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即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采用了怎样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散文的“神”就是散文的主旨,即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所谓“形散神不散”,是指散文选材*、灵活,材料是“散”的,但一经布局谋篇,其“神”始终不散.如何分析散文的“形”?首先要弄清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其次要理清散文的线索,如抒情散文一般都是以某种感情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应抓住所托之“物”、所借之“景”进行分析.怎样迅速准确地抓住散文的“神”呢?可以从抓中心句、关键句人手,它们是理解散文主旨的钥匙.这样的句子往往由作者直接点明,常常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关联过渡的地方,形式上多为议论抒情句.它是作者对所描述内容的直接评价,是散文的“文眼”.三、散文分类.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1、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2、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抒情散文的“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是说,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白杨礼赞》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就是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或隐或露、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这类散文对具体的“物”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抒发一定的感情的.3、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四、考点分析.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1)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线索是将文章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成为整体的脉络.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①以中心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品质)为线索.②以人物活动为线索.③以物(或物的特征)为线索.④以人物的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有的以某一事物为线索,有的以行踪为线索,有的以时间为线索,还有的以感情为线索等.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2)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①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②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③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描写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事件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考题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3)前后照应.前提是理解题目中提供的词或句的真正含义,然后才能根据题目要求来寻找它所照应的词或句子.同时还需要大体把握该词或句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然后寻找与之相关的词句.一般情况下,题目中会提示你在固定位置寻找.常见的照应方式:题目与段落之间的照应、开头与结尾之间的照应、前设悬念,后有照应.3、散文在行文上不仅就事论事,就人写人,就物写物,就景写景,它常常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物及人,因景写情.这种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的方法就是联想.充分地层开联想,是散文做到情景交融的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分析联想的原由,抓住联想的“联系点”——形与神的共同点,能更好体味散文的感情.尤其是托物言志的散文,联想常常贯穿全篇,起重大作用.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在物而在人或精神.4、品味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