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之奇以其族行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描述:
宫之奇以其族行的原因是什么
选自{左传}_唇亡齿寒
答
晋国假道伐虢,宫之奇谏假道,没有被虞公采纳,宫之奇知道虞国必灭,所以带着族人远逃避难.
相关推荐
- “以”和“其”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解释!“以”1、自以寿不得长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4、宫之奇以其族行5、农民以鬻子者6、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7、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8、请其矢,盛以锦囊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0、背晋以归梁“其”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4、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5、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6、子其勉之7、国无主,其能久乎?8、吾其还也9、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10、北方其凉,雨雪其雱11、彼苍天者,曷其有极12、既见君子,云其何忧13、入之愈深,其进愈难14、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 鲁人徙越《鲁人徒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 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1.用“|”线标出下面的朗读停顿处而 越 人 跣 行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而欲徙于越( )·(2)或谓之曰( )·(3)以子之长( )·(4)缟为冠之也( )·3.翻译下面这句话的含义.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徒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5.那个人为什么要劝阻鲁人徒越?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你认为鲁人可不可以徒越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杨补之梅画惹蜂蝶>高宗后来派人寻访杨补之的原因是什么.杨补之所居萧洲,有梅树,大如数间屋,苍皮斑藓,繁花如簇。补之日临画之,间以进之道君。道君曰:“村梅耳。”因自署“奉敕村梅。”南渡后,宫人以其梅张壁间,时有蜂蝶集其上,始惊怪。求补之,而补之已物故矣。综观全文,你认为杨补之这个人有何特点?
- 近代历史题,如下材料一: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痛斥下跪请安的礼俗:“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进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同年春,江苏巡抚陈夔龙也通令全省,在废除跪拜礼的同时,禁止在公札中使用“卑”字.此后,各省纷纷效法,废除跪拜请安礼风行全国.材料二:本月十四日(指1907年1月27日)下午5时,有陆军部某大臣自天津乘火车晋京,在东站下车后,有铁路巡警某,见该大臣莅止,而一种媚气自生,身不觉其俯,腿不觉其弯,乃上前一步曰:“请大人安.”某大臣以其为巡警兵也,似不甚介意,但颔之而已.旁观者无不窃笑该巡警之旧习难改. ——《*》1907年2月3日问题: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中所反映的现象?谈谈你的感想.旧习难改的原因是什么
-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题伤仲永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题伤仲永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 )( )2.解释加点的词(1)世隶耕( ) (2)未尝识书具( )(3)借旁近与之( )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稍稍宾客其父( ) (6)余闻之也久( )(7)从先人在家( ) (8)受之天也( )(9)卒之为众人( )( ) (10)今夫不受之天( )(11)泯然众人矣()(1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7.翻译下列句子(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8.根据文章回答以下问题(1)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2)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3)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4)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可以说明,请举两例。(5)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6)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 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 《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文言文解释文言文: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①人以其语语之.韪大踧踖.②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二、孔举文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踖”的原因是什么?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方仲永的变化经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仲永的结局是令人心痛的,可为什么作者只一句“泯然众人矣”就完了,却将他五岁时的事情讲得那么详细?4.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5.说说作者的“伤”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仲永的结局是令人心痛的,可为什么作者只一句“泯然众人矣”就完了,却将他五岁时的事情讲得那么详细?4.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5.说说作者的“伤”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帮下
- 宫之奇以其族行的原因是什么
- 已知cosx=3/5 且x∈(-90-0°)求sin2x(1+tanx)/1-tanx
- 若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k/x有两个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