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历史变化过程

问题描述:

笔的历史变化过程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毛笔之源一般人都以为是秦代的蒙恬,但考殷墟出土之甲骨片上所残留之朱书与墨迹,系用毛笔所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而蒙恬实为毛笔之改良者.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笔”、“聿”、“拂”等多种名称.直到秦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将笔的各种名称统一称作“笔”.相传秦将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到了汉代,笔已比较考究,路卮是当时的制笔高手.汉代制笔头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还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软毫并用.同时,笔管的质地和装饰也丰富起来.据正史书籍记载,我国著名的宣笔就发明于汉代.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市、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自治区古居延地区的汉笔,武威的西晋笔等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元代以后,以湖州为中心的制笔业日益兴隆.我国的毛笔进入了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湖笔时期.尤以羊毫笔最享盛名,为士林所爱,并得朝廷赞赏,此时的湖笔与宣笔已同享盛名,乃至超过了宣笔,成为全国毛笔的代表,誉满海内外.被称为“毛颖之技甲天下”的湖笔,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古时,善琏隶属湖州府,故这里出产的毛笔称为湖笔,善琏也被誉为“笔都”.当时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并出现了冯应科、张进中、吴升、姚恺、陆震、杨鼎、沈秀荣、潘又新等制笔名师.明末清初,善琏湖笔逐渐外传,善琏人在各地开设了一批著名的笔店,如北京的古月轩、贺连清,上海的周虎臣、杨振华、李鼎和,苏州的贝松泉、陆益堂等.明清时期是中国制笔业发展的鼎盛期,供皇室的御用笔和官府用笔,制作精致华丽自不待言,就连民间使用的毛笔,也十分注重装饰和美观.当时用作笔管的质材有竹,玉、雕漆、象牙、瓷,珐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