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氯气与氨气的反应中,在标准状况下有33.6L的氯气参加反应,求 (1)参加反应的氨的质量是多少 (2)产生氯气的分子数是多少
问题描述:
在氯气与氨气的反应中,在标准状况下有33.6L的氯气参加反应,求 (1)参加反应的氨的质量是多少 (2)产生
氯气的分子数是多少
答
标况下,1mol的气体的体积是22.4L,你就去算呗,1摩尔的物质还有保留性质的最小微粒数为6.022E23
相关推荐
- 四、 计算题1.在20℃时,将3.16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恰好配成密度为1.23g/cm3的饱和溶液.计算:⑴此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⑵此饱和溶液中KNO3的物质的量浓度.2.8.4g某单质A能从一定量盐酸中置换出0.3g氢气,同时生成ACl2;另一种元素B,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BO3.在B的氢化物中,B的质量分数为94.1%⑴计算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⑵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3.将100ml6.0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成0.6mol/LNaOH溶液.计算所加水的体积.4.A、B、C三种一元碱,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5∶7.如果将7molA、5molB、3molC混合均匀,5.36g此混合碱`恰好可以中和含0.15molHCl的盐酸.计算A、B、C三种一元碱的相对分子质量.5.用密度为1.19g/cm3、HCl的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为
-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1、有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映混合物中还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0 160 20 50反应后质量/g 222 0 2 6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3、将4.6g某化合物放入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问这种化合物中含有哪几种元素?4.6g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4、A,B,C三种物质各12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27g,若在增加4gA,A与B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B与C的质量比是()A、4:1B、3:2C、2:3D、4:35、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A、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
- 1·用水吸标准状况下的5.6L的HCI气体,制成300ml溶液,在所得溶液中加入6.5g锌粒,充分反映后,试计算溶液中锌离子、氢离子、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多少?(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有亚硫酸钠试样,又遇存放时间过长,有一部分已变质为硫酸钠.经测定,在试样中还含有百分之5.3的碳酸钠,现称取试样20g,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经干燥,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0464L.(1).已知亚硫酸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NaSO3+O2====2Na2SO4.试用双箭号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2).写出试样与稀硫酸反映的离子方程式(3).计算试样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3·已知10摄氏度时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2g.求:(1).将多少克钠放入10g水中,反应后冷却到10摄氏度时生成的NaOH刚好达到饱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0.012Kg 12C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微粒的种类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2、m g O2中含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A.2n mol-1 B.16n/m mol-1 C.32n/m mol-1 D.n mol-13、同温同压下,20mL气体A2与10mL气体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mL气体C,则C的化学式为A.A2B B.AB2 C.AB D.A3B4、下列物质中,质量最大的是A.33.6L一氧化碳(标准状况) B.22.4mL水(4℃)C.1 mol氯化氢气体 D.0.5NA个O2分子5、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71g氯气 B.标准状况下30L氧气 C.3g氢气 D.4℃时18mL水6、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 molNa+ ,0.4molMg2+ ,0.4molCL- 和SO42- ,则其含有的SO42-为A
- (1).在 2KMnO4 + 6KOH = 2KCl + 2MnCl2 +5Cl2 +8H2O 反应中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粒子个数比是2:5B.被氧化的HCl占参加反应HCl总分子的5/8C.KMnO4只有一部分发生还原反应D.KMnO4与HCl恰好分别完全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2).3Cl2 + 8NH3 = 6NH4Cl +N2 中,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3分子氯气讲8分子NH3氧化了B.3分子氯气只氧化了2分子NH3C.N2是还原产物,NH4Cl是氧化产物D.NH4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3.3个SO3(3-)恰好将2个XO4(-) 还原,而 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
- 初中几道用差量法求的化学题..1.在硬质玻璃管里内放入4.5g氧化铜粉末,用一氧化碳还原它,在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硬质玻璃管里的固体粉末为4G,求有几克氧化铜被还原?2.在加热条件下,用氢气还原A克CuO至剩余固体为B克时,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_________3.将100克铁片浸入质量分数为25.3%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洗干净并干燥后,铁片变为101.5克,求反应过程中有多少克铜被析出?4.混有CO2杂质的CO共20克,通过足量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24克,求原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质量各是多少克?5.在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使其正好完全反应,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则混合溶液中硫酸与硫酸铜的质量比为________请高手给出过程,学生我在线等哈~~~~清楚点最好..
- (1)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XO2和YO2气体.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为2.56g/L,则: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多少?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多少?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16,则X、Y分别为什么元素(2)有三种一元碱A、B、C,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5:7,如按物质的量之比7:5:3,把A、B、C三种一元碱混合均匀,取该混合物5.36g恰好与50mL 13.37%的稀硫酸(密度为1.1g/cm3)完全中和.求这三种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各是多少?
- 几道高中有机化学题目 高人帮忙啊!1.某烷烃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这种烷烃是(异戊烷)2.在烷烃中,含碳质量分数最大接近与(85.7%)3.烃A与含氢量最高的烃B属于同系物,在光照条件下,1体积A最多可与6体积氯气完全反应,(同温,同压),烃A的结构简式是(CH3-CH3)4.从理论上分析,碳原子在10以内的烷烃分子中,其一氯代物不存在的同分异构体的烷烃分子共有几种(4)5.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CH3)3CCH2CH3]6.120摄氏度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02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边,该烃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不可能是(4)7.将在120摄氏度,1.01*10的5次方Pa的条件下由烷烃A和烯烃B组成的2L混合气体,与足量的氧气混合并点燃使A,B完全燃烧. 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测得生成4L二氧化碳,4.8L水,A的结构简式是(CH3CH3) B的结构简式是 (CH2=CH2) B在A.B混合气体中所占的体积分数是(60%)
- 在氯气与氨气的反应中,在标准状况下有33.6L的氯气参加反应,求 (1)参加反应的氨的质量是多少 (2)产生氯气的分子数是多少
- 1、向20ml 1mol/L的NaHCO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在生成的溶液中Na+与溶液中化合态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求通入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2、某元素的同位素X它的氯化物XCl2 1.11克溶于水制得溶液后,加入1mol/L的硝酸银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X的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则X的质子数和原子质量数各是多少?3、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HxR,在标准状况下,8.5克该气体的体积是5.6升,将5.1克该气体通入200ml 0.7mol/L的氯化铜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黑色沉淀.推断x的值,并确定R元素的名称.4、有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10的两种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X和Y,已知等物质的X和Y的混合物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8.5倍,其中X和Y的质量比为3:4.4,经测定X组成为AB,Y组成为A2B.通过计算确定A、B各是什么元素?就这几道题了,但是我想要过程,在此先谢过各位了!
- MFLIHYCHED,LY的意思
- 一定量的气体被压缩的时候吸收的能量怎么计算气体被压缩的时候吸收的能量怎么计算?我看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以得出压力的方程P=nRT/V,貌似能量可以积分算出来,根据下面的方程,力F=P*S,功=F*L,但是:n虽然是已知数了,R也是已知数的,V是变量了,但是在气体被压缩的时候温度是在变化的,所以P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忽略温度T 的变化?来积分计算压缩的时候给气体做的功,因为压缩的速度很快 能量很大,汽车碰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