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现在还存在的动物有多少种?
地球上现在还存在的动物有多少种?
五亿年的进化史 地球在最初的10亿年中可能没有生命.据科学家推断,生命是由大气中的化学元素,从闪电之类的自然现象中获得能量,偶然将元素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最简单的生物分子形式--氨基酸和核酸.现在找到的最早化石是出现在南非的细菌球状和杆状结构化石,现已确定这是35亿年前的化石.但根据对化石的科学测算,最早、最原始的藻类和微生物大约生长在5亿至6亿年以前.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最早期动物化石,都是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化石.从化石观察这些动物的身体结构,已相当精巧和完善.如一些古代的贝壳化石,曾被早期的博物学家认为是蛇和龙的遗骸.而事实上它是无脊椎动物贝壳的普通化石.这些生物直径从1.3厘米到108厘米以上不等.它们在大约6000万年以前已经灭绝.后来,大约在4.5亿年前形成的岩石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生物残骸,这种生物是现在已经灭绝的三叶虫.那时,统治海洋的是这种像虾样的动物.在那古老的年代,三叶虫是生活得最成功的动物.它可以在水面上游来游去,也可以在海底的泥沙里钻来钻去,很适应它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世界.它有成群的子孙,其中有一些又进化成为新的物种.在2亿年以前,三叶虫还是动物界之王,但是后来全灭绝了.而有一种三叶虫已经进化成为水蝎,后来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可同时在淡水溪流的泥底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动物,叫做甲胄鱼,它们戴盔披甲,是原始的脊椎动物.过了7500万年,有一种甲胄鱼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变成了差不多是真正的鱼类.它们有一根真正的脊梁骨,一副支持全身肌肉的骨骼;嘴巴可以开合;它们有腹,还有一条强有力的尾巴;身体也增大了.身上的这些装备,给了这种鱼两个重要的功能:运动和自卫.它们不再呆在池塘底的淤泥里,可以到处游来游去,看到吃的东西就可张口吞下.它们靠鱼腹和尾巴便于在水里行动,可以更快地避开敌害.这样,虽然失去了甲胄鱼的那副盔甲,可是比甲胄鱼更安全了.这些鱼不断地发展,不久,它们的子孙有一部分成群结队地迁移到海洋里去了.到那时,鱼的种类越来越多,并占据了地球上的全部水域,成了鱼的世纪.在鱼的世纪里有两类重要的鱼.一类是用鳃在水中呼吸的,如鲨鱼等.另一类却长出了肺,如现已灭绝的总鳍鱼.鱼也长肺?初听起来好像很奇怪.肺是从空气中吸取氧的器官,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它们是靠鳃来取得溶解在水里的氧气的,长个肺出来似乎不符合"自然选择"规律.实际并非如此.在非洲和澳洲,现在还有活着的长肺的鱼.它们叫肺鱼,生活在小河和池塘里,河水和池水干涸时,它们就躺在淤泥里,靠它们的肺来呼吸.幸好那时的总鳍鱼除了鳃又有肺,否则,我们人类祖先就没有了.在过去鱼占统治地位的世纪中,每当发生干旱时,就会有成千上万没有长肺的鱼死去,而那时可怕的干旱是经常发生的,这类鱼就逐渐消亡了,而只有长肺的鱼才能较适应那时候的环境,继续生存下去.随着时间推移,气候变化,干旱不再经常发生,溶解在水里的氧气又足够供给鱼类通过鳃来呼吸了.于是有些鱼的肺变成了一个装空气的囊,叫做鳔.鳔里装多少空气是可以调节的,这样有利于鱼在水里浮上沉下.大约在3.65亿年以前,有些长肺的总鳍鱼上了陆地,总鳍鱼的鳍游泳能力不强,内部的骨骼和两栖动物的蛙类等的腿内骨骼有相似之处,它的成对的胸鳍和腹鳍,就是陆地上动物腿的前身.爬上岸来的总鳍鱼,逐步进化成为陆地上的动物.那就是原始的两栖类动物.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水中脊椎动物都能登陆,总鳍鱼具备了登陆条件,它们有肺,还长有和腿差不多的肉质鳍.第一批由总鳍鱼进化而来的原始两栖动物,生活并不容易.它们要承受比水中浮力大好几倍的地球引力.同时,这些陆地上的新客并不能完全脱离水面生存.生殖时,要到水中去产卵.幼小时往往在水中生活,吃水中的小虫和小鱼.又经过了几千万年之后,有些古代的两栖动物也灭绝了,只在地球的温带地方,留下了它们的后裔,主要是青蛙、癫哈摸蟆和蝾螈之类.这时,遗传的突变和自然选择再一次创造了进化的奇迹,有些两栖动物生下的卵,外面包有一层皮质硬壳,这就比鱼类和其他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卵保护得更完善了,并且它们还可离开水生殖,进化了的卵是在体内受精的,不受干旱和来自陆地各种危险的影响.从这种两栖动物进化而来的动物,就称爬行动物.爬行动物能脱离河流到陆上生活,陆地开始了"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在那广阔的森林中,爬行类动物繁盛起来了,种类越来越多.有的长了较长的腿,适宜在陆地生活;有的则完全失去了腿,长得像蛇一样;有的腿又变成了像鱼腹的鳍状肢,表明它们又重新回到了水里;有的长了翅膀,向天空飞去……它们不断地分化成许多种类的爬行动物,其中有一类变成今天的龟类,另有一类演变为哺乳动物,还有一类变成现代的蛇和蚯蚓.但最为突出、最多样化的一类是分化为鳄鱼和最大但并非最长寿的恐龙及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