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6次东渡日本得路线记六次东渡的年代

问题描述:

鉴真6次东渡日本得路线记六次东渡的年代

鉴真(688—763年),日本文化发展的“大恩人”,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贫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14岁(一说l6岁)于扬州大云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40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4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
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l0年,决定邀请鉴真.鉴真的弟子有人劝他不要去.“到日本去,路途遥远,沧海森漫,百无一至……”鉴真说道:为了传扬佛法,何惜身命?唐天宝元年(742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但是,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4次都未能成行.742年第一次东渡,因弟子间意见分歧而错过了机会.次年十二月第二次东渡,出海不久,船只触礁损坏,又不能成行.第三次东渡,由于有人报告官府,受阻未能成行.744年,鉴真派弟子秘密购买船只,并以巡礼“佛迹”为名,准备第四次东渡,不料他在扬州的弟子出于对师父的爱护,向官方呈递了阻止鉴真东渡的请求书,官府派兵扣留了鉴真一行,并护送回扬州.748年,鉴真又开始第五次东渡.由于船只误入海流,又遇狂风巨浪,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鉴真一行过海到了广州,准备北返再次东渡,但由于劳累过度,加上南方炎热,使鉴真患了眼疾,医治无效而失明.接着,日本僧人荣睿又不幸病逝,鉴真的得力弟子祥彦也在途中死去.几次东渡未成,先后已死去36名中国人和日本人,鉴真的双目也失明,但这一切并没有使鉴真退缩,他时刻在酝酿着新的东渡计划.
机会终于来了.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青河一行在回国时,特意在扬州拜谒鉴真,再次请他东渡.鉴真不顾高龄和双目失明,毅然决定随日本船第六次东渡.十一月十六日,他们从洲黄泅浦出发了.同行弟子中包括僧尼3人和胡人安如宝、昆仑人军法力、占婆人善所.鉴真所乘船于754年一月.十七日(日本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到达萨摩国川边郡秋妻屋浦(今鹿儿岛县川边郡秋目浦),一个多月后(754年三月二日)在盛大隆重的欢迎下进入首都奈良.这已是他第六次东渡了,虽然终于取得成功,但他已是年近七旬的人了.
当年(日本天平胜宝六年),鉴真在奈良东大寺设立戒坛,日本僧人在称为“三师七证”的l0位和尚参加下出家受戒,此为日本正规授戒之始.天皇任命鉴真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律宗始祖.759年(日本天平宝字三年)他建立的唐招提寺开基.连日本圣武太上皇、皇太后、孝谦天皇等也带头登坛,请鉴真授戒,接着皇族沙弥400多人相继受戒.后来,连一些习惯于“自誓受戒”的佛教界高僧也纷纷心悦诚服地登坛受戒.鉴真携带不少佛经、佛像、佛具等到日本,虽已双目失明,还能协助校订写本佛经的讹误,用嗅觉鉴定草药.同行弟子有的擅长雕塑、绘画、建筑等,传播了唐朝文化,对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唐广德元年(763年,日本天平宝字七年),鉴真圆寂.他的事迹在日本人民中,世世代代传为美谈,日本文化史学者甚至称他为文化的大恩人.弟子为他所塑干漆夹纻像,1200余年来,始终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1980年,日本曾送这座塑像短期来华,成为*关系史上的佳话和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