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羽的议论文

问题描述:

关于项羽的议论文
800字左右

  东楚以为项羽本色不过为一骑将,这只是项羽复杂个性中的一个方面.实际上,项羽在当时乃至后世都称的起是一个大政治家,只不过这个大政治家,生不逢时,其出手的政治措施与时代不合,故导致失败.
  先说项羽的政治眼光.项羽在楚怀王帐下,不过为一偏将,随宋义出征救赵.而宋义因一言偶中,被破格提拔为全楚武装力量的部指挥后,便碌碌无为,畏敌避战,与齐国割据*相勾结.这时项羽当即向其指出与秦战钜鹿的重要性,但为宋义所拒.事实表明,项羽的主战是对,而宋义的避战是错.钜鹿一战,秦王朝便没得救了.
  秦将章邯归降项羽后,暴戾的项羽并没有将其杀掉.如果项杀章是容易理解的,因为项羽之祖项燕死于秦人之手,其叔项梁直接就死于章邯之手.但项羽没有杀章.这里推测其内心考虑可能有二,一,灭秦已为当时的大势所趋,接下来就有安定秦地的问题,如果不在秦人中寻找地位高者为盟友,则秦地之定,就是一个未知数.二,当时楚怀王号令天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自以为能笃定先入关,为防万一起见,立章邯为雍王,造成既成事实,以免有人先入关的情况发生时,用此法箝制对方.事实证明,这一手不为无用.刘邦居然用一支弱旅先行入关灭秦.而项羽立章邯之举就很有先见之明的意味.
  项羽的分封也不能以今天的眼光认定其为有意搞倒退.吕思勉先生有言,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项羽想做秦始皇,也是不可能的.周骋先生有言,秦统一搞的声名狼藉,大一统显然为当时思想认识所拒,分封是当时的唯一选择.而项羽的分封也是很有心机和技巧的.撇开公正性不说,分封的结局,从理论上说应该是有利于项羽的统治的.因为项羽诛灭秦降卒,封秦三降将,这三降将无颜面对秦人,其在秦统治是不稳固的,因而只能在政治上依靠项羽.史称项羽用三秦降将封刘邦出蜀之路.实际上,刘邦在蜀之封,何尝不是对秦三降将的制约,令其不敢稍萌叛志.因为刘与项毕竟是楚怀王帐下结为兄弟的战友,刘不论受到多大的委曲,在对三秦与对项羽的立场上,肯定是倾向于后者的.清人恽敬对项羽立都于徐州有一个相当高明的见解,即彭城为天下之脊,彭城定,而天下定.其以为项羽的分封已将从彭城到三秦一线都安置了项氏自己的人,或以为是他自己的人.如殷王司马昂,是项羽从赵将直接提拔起来的,河南王申阳也是项氏从赵将直接提拔起来的,此二人是位居彭城至三秦道的北面.南面有黥布、共敖、吴芮,此三人原本都是楚将,被项羽提拔到王的地位.如果三秦有事,受攻击或反叛,项羽都能立即畅通无阻地前往出事地点.而三秦对项氏的依附,又使得南北二线的诸侯国不至于生异心.这种布局之巧妙,非一骑将所能设想.
  但项羽心思巧妙却于事无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的种种作为已先验地决定了他不可能成功.其最早的失败是杀秦降卒.但秦卒不杀也不行,试想二十多万秦兵夹在四十万诸侯联军中入秦,一旦生变,又如何得了.于是杀是当时的一个出路.而对项羽来说,即是日后的死路.因为秦以暴政治天下,项羽继之以暴,当然是没有前途的.只是这个差使历史地落在他的手中,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有办法,现在看来也只有一条.即,入关以后,项羽便激流勇退,让楚怀王出面收拾残局,或情况还可为.但项羽又岂肯放弃好不容易到手的主持天下事务的权力.他只有失败这一条路好走了.
  今天我们看楚汉战争,总以为项羽只是匹夫之勇.实际上,整个汉代都认为项羽的各项才能均在刘邦之上.而且公认刘邦是百战百败而有天下.如果项羽只是一个简单的勇士,怎么可能取得如此战绩.有一个情况可能一直不被人重视,即,整个楚汉战争,始终是刘邦盯住项羽,如果项羽那么不济,就让韩信或曹参跟他干就是了.当时的情况或者是,只有刘邦的才气才能和项羽抗衡,他人都不行.而韩信的出场,只是在项羽气数已尽的情况下打落水狗而已,并非真的能吃定项羽.如果韩信真能在军事上超过项羽,那么楚汉战争的历史又简单的多,只要让韩信出面在荥阳一线击溃项羽,所谓擒贼先擒王,项羽一灭,其余诸侯自当不在话下.但没有这个选择.古人身在其中,其利害关系当比我等后人明白.只好让当时稍逊于项羽的刘邦亲自出马,抵住项羽,哪怕是接二连三地丢盔卸甲也不换人.本来就没人可换嘛.所以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所谓奋其私智,当是指其才智在常人之上.如果项羽真如我们今天认识的那么简单,智力低下,又怎么能在汉军群雄的联合攻击下支撑三四年.汉人扬雄有言:刘邦的胜利是“群策屈群力,”而项羽则是明显的独智,故其失败了.扬雄的认识,就是整个汉代的认识,也就是说,在才智不敌的情况下,刘邦仍然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代表了时代潮流的胜利.
  项羽的政治水平可能不像我们现在共认的那样低,但其因年轻,也犯了相当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向来不为人重视,即,在钜鹿击败秦军后没有抓紧时间进兵,以致让刘邦先行入关.须知,项羽胜秦于钜鹿时,刘邦还没有正式开始击秦.刘的部队还在砀郡一带,而且人数很少,估计不过万人,还是在夺取了魏国的一部分军队之后才达到这个数字的.刘邦正式击秦的时间是秦二世三年三月后,即项羽胜秦的三个月之后.如果项羽及时进兵,很可能会在刘邦之前入关.那样一来,所有的主动权都在项羽手里,也用不着再干夺刘支配关中权力的一幕了.是什么原因使项羽这员勇将如此麻木,现在已不可考.会有这样一种可能,项羽在与秦决战于钜鹿之后,实力也受到很大消耗,他要等增援部队比如番君吴芮部之类.在取得了诸侯上将军之后,还有一些政治上的问题要摆平,也是耗时间的事.这样就失去了最佳时机.
  项羽的年轻还使他犯了另一个致命的错误,即,项梁战死之后,秦将章邯并没有继续对楚腹地进攻,而是掉头击赵.项羽与刘邦慌慌张张地从北面退回到彭城一带重新集结.其实项羽与刘邦对秦将章邯的以往战绩是全胜,他和刘邦所部又是楚国之精锐,完全用不着惊惶失措,完全可以在章邯北进的时候给予狠狠一击.章邯击败项梁,估计也要有损失,刘、项此时出兵拦击,极可能大胜秦军,从而一举奠定胜局.但项羽及刘邦都没有这样做.因为这个决策是两人作的,所以刘、项二人均犯了大错.如果不出错,那么,楚国的指挥权就不会落到楚怀王手中,项羽日后也就不会因杀害楚怀王而背上政治黑锅.这一错误,为项羽日后的生涯埋下了覆灭的祸根.这样说一点也没有强人所难.因为日后不论是项羽,还是刘邦,他们的作战都令秦人吃足了苦头,而这种能力是他们退守彭城时就已经具备的了.司马迁在项羽、高祖本纪中都说楚怀王恐,而徙都彭城,这是冤枉了楚怀王.因为彭城较之于其原先所都之盱台离战场更近.倒是《秦楚之际月表》中,司马迁写了项羽及刘邦恐而退兵.这才是历史的真实.
  现在,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话是个老外说过的话,具体名字就记不太清了,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听到这句话有好久了,最近却突然想就这个问题写点东西.
  上面的话如果说的通俗一些就是说我平常对于某个事情是怎么想的我们就怎么去做了,我们经常这样想所以也经常这样去做,这种行为多了后就变成了一种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是不容易改变的,就如某老太太每天到点都跑楼下买份北京晚报一样,其实有时候并不一定会看,有人问她,她说习惯了,每天到哪个点就下楼转转,顺手就买份晚报回家,天天都这样,要哪天没下楼没买报就会不舒服,这种习惯久了后就成了一种性格,而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在中国从来都是成者王败者寇,成功的让后世景仰,世人称道,而失败者则会万夫所指被世人所不霄,但项羽却是一个例外,项羽最后败在了刘邦的手下,自刎在乌江边上,虽然他败了,但项羽在人们心中从来都是一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一个让人望其项背的大英雄,刘邦虽然胜了,但我们更多的听到人们在骂刘邦夸项羽.有人说是刘邦打败了项羽,有人说是韩信打迁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背关怀楚,即是说放弃了关中这一战略要地;其二是放逐并杀害义帝,因而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其三是迷信自己气力而不学古代圣君以德感人.由于项羽秉承楚文化的精神,代表的是楚文化的思想传统,即英雄时代的传统,尚力不尚德,因此,在国家动荡之际,他可以凭借武力“马上得天下”,但得天下后,却不可能“马下治天下”,于是失败也就成了必然的逻辑.因此,项羽之败不在鸿门宴放走刘邦,即使刘邦命丧鸿门,也会有“李邦”、“王邦”的出现.另外,司马迁确实写出了项羽身上种种性格的弱点,但这主要不反映在《项羽本纪》中,更不体现在鸿门宴上.司马迁为突出人物的某种个性和避免叙事的重复,首创了“互见法”.就写人说,即将人物的主要性格和经历的重要事件写在本人的传记中,次要性格写在相关的别人的传记中.从全书说,人物的性格仍然完整.如在《项羽本纪》中,突出写项羽的主要性格,作为英雄本色表现出作战勇猛、为人豪爽直率等.而项羽一生重大事件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至于他性格的其他弱点,则见于《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等作品中.因此,我们不能把项羽身上的某些性格弱点强加到鸿门宴中的项羽之身上.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鸿门宴上的项羽呢?又该怎样评价项羽放走刘邦的事件呢?这必须从《项羽本纪》的整体来把握.只有联系项羽叱咤风云的一生,甚至联系他的家族盛衰,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一般人看来,项羽是个性格残暴、动辄杀人的武将,死在项羽手中的人何止千万.但项羽杀人是有他的原则的:只要是阻挡他灭秦兴楚的复仇事业和雄霸天下的壮志的人,无论贵贱,无论强弱,无论老少,他都毫不心慈手软,彻底予以毁灭.这是因为项羽是在一种浸淫着复仇氛围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史载,从春秋中期开始,楚国称霸中原;后来虽然走向式微,但即使是在战国时代七雄并立,楚国和秦国也一样最具备统一资格.然楚国最终被秦国消灭.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楚国人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的现实,心中一直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项羽不仅是楚人,而且是楚国贵族的后代,他的祖先世世代代为楚将,祖父项燕为楚战死,因此他的家族与楚王朝具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血肉相连的关系.楚国虽然覆灭,但项氏并没有停止复仇的活动.项梁阴以兵法部勒吴中宾客和子弟,项羽说秦始皇可以取而代之等,都是这种复仇情绪的具体表现.项羽可以说是集中了国仇与家恨于一身的人物.一百多年的仇恨,一百多年的血泪,强烈的复仇怒火与个人野心相结合,铸就了项羽这样一个以暴抗暴的英雄(参见陈桐生著《〈史记〉名篇述论稿》,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可以说,项羽毕其一生,只为着复仇与称霸两个目标而奋斗,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这两个目标支配下实施的.因此,陈涉起义爆发后,项羽在叔父项梁的安排下,以迅雷之势杀死会稽郡守及府中反抗的兵士,夺取政权,开始了他雄心勃勃、喑恶叱咤的一生.当号称卿子冠军的上将军宋义奉命救赵,却停留四十余日,徘徊观望,使抗秦事业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他果断地杀掉宋义,排除了进军的障碍,以勇冠三军、破釜沉舟的气势,击败秦军主力,扭转了局势,为最后灭秦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当他发现秦国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时,便毫不犹豫地下令“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如此一个杀人果决的三军统帅,为什么在鸿门宴上却轻易地放走了他日后的死对头刘邦呢?真是他优柔寡断的性格占了上风吗?不是.因为,在项羽看来,刘邦并不是他实现目标的拦路虎,而且当时秦患未除,他还需要刘邦的配合,如果轻易杀了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破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项伯的撮合和刘邦降贵纡尊的登门谢罪,项羽终于放弃剿灭刘邦的打算.应当说,这不是项羽的盲目,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