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驴对待其经历有怎样的看法?表现作者的怎样情感?
问题描述:
马和驴对待其经历有怎样的看法?表现作者的怎样情感?
答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本该互相帮助,否则伙伴倒地身亡,担子就会加在自己身上.穷人就像是寓言中不堪重负的驴,富人则像是负担很轻的马.如果富人不及时帮助一下穷人,那么穷人即使不会像寓言中的驴一样累死,把重担全推给富人,恐怕富人也不会生活得很好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阅读题.甲: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甲文中哪些细节表现了王子猷的与众不同?2.你觉得王子猷是个怎样的人?你还能列举出类似这样的人吗?3.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在对待朋友方面有什么特点?4.两段文字都描写了雪景,有什么区别?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 求《兰草》阅读答案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①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
- 龙应台《目送》阅读标准答案,1: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 2:“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文章第9段和第16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 3:(1)从“好像穿越一条…隔空交会”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雨丝被风吹斜…一次的目送”这句话. 4,《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读完此文,你能说出它流行的原因么?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 关于《岳阳楼记》的题范仲淹认为古代对贤的做法是( ),从而表现出他的伟大抱负是( ) 范仲淹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思想?结尾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 文章虽然表现了作者的两种不同的情感,但产生的原因相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登楼者产生的悲喜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滕子京是否符合作者笔下古仁人的标准?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第二段从哪两方面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你觉得“迁客骚人”与“古仁人”有什么本质区别?
- 关于课文“项羽之死的.”—、根据下面提示的三个场面描写,分析项羽形象.1、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你同意这种看法吗?项羽ude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品格?2、从项羽主演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中,你看到了项羽是什么样的人?3、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赐马、赠头,表现了哪些性格特点?二、联系《鸿门宴》,思考:1、在《鸿门宴》中,项羽性格的哪些方面已经显现?还有哪些没有写到的方面在本片中做了充分的表现?2、司马迁写人物,有时是一场写多人,有时是连续集中的写一人.请从这一角度,分析《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对项羽的写法有什么不同.三、司马迁非常善于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表现情景和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请细读下面几处,进行分析.1、《项羽本纪》“钜鹿之战”一节,写项羽大破秦军,召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之死》写项羽悲歌泣下时,“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敢”与“能”一字之别,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情境?2、项羽面临败亡时,多次
- 伤仲永(1)第一段哪些表现能看出方仲永天资聪慧?(1)第一段哪些表现能看出方仲永天资聪慧?(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3)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齐读第3段,(5)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6)最后一段讲了什么道理?(7)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8)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9)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0)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苏子 8.我一下子被一种可能到来的强烈的耻辱感击垮了,“到来的耻辱感”指的是什么内容?9.我们父女心照不宣地达成默契,对这“心照不宣”父亲将承受着怎样的委屈?怎样理解父爱是“最直接,也就是最简单”的?10.贫穷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我”这种自卑的感觉,文中那一段话表明“我”并非是虚荣而感到贫穷耻辱?11.“当帮助已经变成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对于接受方来说“帮助”和“施舍”这两者有怎样的区别?“我稳稳地举起了手”,“稳稳”表明了“我”此时怎样的态度?12.从“心照不宣”到“告诉他我经历的一切一切”,“我”的思想又怎样的转变、飞跃?13.在对待贫穷的态度上,“我”与《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又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看待你周围的叫贫穷的同学的?
- 马和驴对待其经历有怎样的看法?表现作者的怎样情感?
- 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几篇文言文的问题赤壁赋1.“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2.第二段的“悲”从何处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小僧之悲的?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陈情表3.第三段的语气发生了三次转折,试加以分析.4.结合时代背景,推测一下李密辞不就职的原因5.李密在应召赴任和奉养祖母的两难中选择了后者,我们应该如何看待6.李密尽节与皇帝,与报效国家有何区别项脊轩志7.文中作者说“然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记事,抒情的关键句的意义在于这一段中是如何体现的8.前人评论归有光的文章,并以其“不事雕琢而自有其味”,谈谈这种风格在文中的表现.9.作者笔下的小轩与所抒发的感情之间有和内在联系10.文章截取了哪些生活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兰亭集序11.文章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感情有何关系?12.文中“信可乐也”句中“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3.如何看待作者阐明的生死观?14.后人多评价本文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如宋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
-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完成文后2个题目365天减去夜晚只剩下白昼的奔波206块骨头减去一块傲骨生命不能承受如此的重几十年如一日的减去他低昂着头回到童年(选自《作品》作者:程鹏 有删节)1.请根据这首短诗的内容和主题,给它加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朗读这首诗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采用怎样的语速?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扩写寓言《马和驴子》的故事
- 马和驴子的故事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