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广东高考化学关于青铜器的一道题.

问题描述:

2009广东高考化学关于青铜器的一道题.
原题是这样的:
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
当年的标准答案是BC,命题组给出的解析是:
锡青铜属于合金根据合金的特性,熔点比任何一种纯金属的低判断A错;由于锡比铜活泼,故在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锡失电子保护铜,B正确;潮湿的环境将会加快金属的腐蚀速率,C正确;电化学腐蚀过程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D错.
我能够理解解析中关于B选项的理论内涵,但是针对题干中的信息,青铜器的表面覆盖Cu2(OH)3Cl,按照原电池原理书写电极方程式应当是
负极:2Cu - 4e- + 3OH- + Cl- == Cu2(OH)3Cl
正极:O2 + 4e- + 2H2O == 4OH-
总方程式:2Cu + O2 + 2H2O + Cl- == Cu2(OH)3Cl + OH-才对.
这样一来不就是说明Sn不仅没能保护Cu,还加速了Cu的腐蚀了吗?
实在没分了,只能万分感谢.

我想是不是应该这么理解呢Sn与Cu形成原电池,因Sn比Cu金属活泼性强,所以 Sn作负极,Cu作正极,Sn对Cu起到保护作用.你给出的电极方程式,只能说明Cu2(OH)3Cl加速了铜的腐蚀,和Sn没有关系,那么你下的结论是不是有点仓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