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

问题描述: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总论   
  中国古代史在高考中所占比例约为 25% .这是文科考生在进入高三后所接触的第一部分高考内容,是历史复习的基础,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基本观点和能力的基础,故应加以重视.   
  近年,历史高考对考生宏观把握知识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即不仅要求考生准确而熟练地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重要人物等基本要求,更要把握该事件和其它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将这一历史事件放到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考察它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考生在考前总复习阶段应注意对阶段特征的把握.所谓阶段特征,指的是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生活主要方面所体现出的总体特点以及这一阶段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历史内容的特征,其归纳总结的基本思路也有所差别.中国古代史某一朝代(时期)的基本特征,一般应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总结.本文试图将中国古代史各阶段的历史发展基本特征作一简单归纳,希望能对应届考生有所帮助.   
  二、阶段特征  
  1. 奴隶社会 ( 约公元前 21 世纪-公元前 476 年 )   
  ⑴夏朝 ( 约公元前 21 世纪-约公元前 16 世纪 ) :中国奴隶社会的建立时期.应特别注意归纳奴隶制建立的表现.  
  政治:奴隶制的建立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国家机器的出现为标志.   
  经济:夏朝的社会经济初步发展,为后世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⑵商朝 ( 约公元前 16 世纪-约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 ) :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疆域:非常广大.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   
  政治制度:奴隶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商朝奴隶主用残酷的刑法,镇压人民.“人牲”和“殉葬”也是商朝奴隶制发展的表现.  
  经济:在夏朝基础上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种类繁多,产量提高;畜牧业饲养牲畜种类较多,数量也很大;商朝手工业相当发达,以青铜制造业最为重要.
  文化:商朝文化成就领先于世界,以文字和天文学成就最为突出.   
  ⑶西周 ( 约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公元前 771 年 ) :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疆域:空前广大.  
  经济:繁荣发达,是我国农业原生作物系统的形成时期;手工业分工更细.  
  政治: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渐趋完备,是西周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中国奴隶社会的两种最典型、标准的制度——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善.应分别掌握这两种制度的具体内容,特别应注意这两种制度的联系.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西周的经济制度,也可以看做是奴隶社会的典型生产关系.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并和井田制相适应.联系这两种制度的纽带是土地和义务.  
  ⑷春秋时期 ( 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76 年 ) :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春秋时期,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他国的支配权而进行争霸战争,其性质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但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大大加强了统一的趋势;在战争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争霸战争也沉重打击了西周以来的奴隶主贵族统治体系,加速了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瓦解.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春秋后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开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发展,私田的开垦增多,影响到国君的财政收入.公元前 594 年,鲁国率先颁布“初税亩”,在客观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由国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贵族为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变剥削方式,让劳动者上交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产品分配制度发生变化;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由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转变成了封建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至此,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2. 封建社会 ( 公元前 475 年- 1840 年鸦片战争前 )   
  ⑴战国时期 ( 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 ) :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阶段.   
  政治:继春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在经济基础领域得以确立后,战国时期的上层建筑也发生明显变化.在新兴地主阶段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历经 100 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彻底.它彻底废除了井田制,而代之土地私有制;又废除分封制,代之以另一种政治制度——以县制为代表的*集权制.中国奴隶社会的两种最典型的制度分别为封建社会中两种最典型的制度所取代.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互相推动.考生必须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这三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社会,某时期经济的发展必须首先反映在农业领域.随着农业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劳动力可以解放出来从事手工生产,带来手工业的发展,而这两种行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必不可少,商业也必然随之繁荣.  
  文化: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当属意识形态领域的“百家争鸣”现象.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变革.奴隶制的统治基础——井田制彻底崩溃,封建生产关系在各国先后确立,各诸侯国兴起变法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集权政治.百家争鸣正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的这些巨大变革;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古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春秋战国以来,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为知识分子流动和思想*创造了社会环境,活跃了战国时期的学术空气,造就了一批有见解的思想家;战国时社会变革也促使阶级关系变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化,各阶级从维护本阶级利益出发,寻找自己的代理人,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抨击批评对方,以确立自己的学说,这诸多因素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⑵秦汉 ( 西汉、新朝、东汉 ) 时期 ( 公元前 221-220 年 )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治上几度出现强盛的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为巩固统一,在*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和三公制,在地方确立郡县制,并在思想文化方面通过“焚书坑儒”等强硬手段,初步建立起*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为以思想上的统一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东汉时期,*集权渐趋衰落,其主要原因在于豪强地主*的恶性膨胀,这是东汉一朝政治上的突出特点.豪强地主指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在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世代相传具有特殊身份的大地主,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或地*权,还拥有私人武装,是对*集权的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如西汉初年针对秦的暴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东汉初年针对西汉后期至新朝严重的奴婢问题,汉光武帝注意整顿吏治,并下九道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经过几代的治理,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民族关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战国后期,匈奴族威胁中原,迫使北方各国筑长城自卫.秦朝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迁发内地人民充实边防.西汉初年“白登之困”后,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并不能杜绝北方边患.汉武帝时,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三次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仍不断骚扰北方边郡.东汉*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  
  两汉时期,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两汉的疆域也得到了扩展.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同东方领国朝鲜、日本的往来更为频繁,中华民族的文化开始对这些东方国家产生全方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