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问题描述: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
  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
  什么是人的本性?怎样认识和理解人的本性?这是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也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对人的本性的看法,仍是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的基础.把人看成“性本恶”的“经济人”、“性本善”的“自动人”,还是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对管理将产生不同的作用.本章试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对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作简要评述与介绍.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一)人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其共同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它包括经济关系、(物质关系或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以及思想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生产关 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本性说到底,是人的社会属性,是由人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根本不存在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的人性,只有具体的带着社会性的、阶级性的人性.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人性.
  人的社会属性是不能离开自然属性而单独存在.人性乃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①人作为有机体首先是自然实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源于动物,又超出了动物,人的自然属性与生理需要同动物相比,也有根本的区别.
  ②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每个人都以社会成员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
  ③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
  ④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个性.
  个性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人的心理特性的总和,人的本质集中体现在个性上面,个性是以社会性为主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其实质乃是社会性.
  人的个性是由个性倾向性,性格系统、智能系统、自我调节系统构成的.个性是人的社会进程的结果,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个性还有共性与个别差异性、 他律性与自律性、稳定性与可塑性等特点.
  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生存.人的个性只有在社会,在集体之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利益人”的管理人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