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

问题描述:

英语翻译
RT

原文:
贞观元年,迁大理寺少卿.时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入,罚铜二十斤.上从之,胄驳曰:"校尉不觉与无忌带人,同为误耳.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衷(注:"衷"通"中",音zhòng)."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也,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阿之 "再令定议.德彝执法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罚,于法当轻.若论其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上嘉之,竟免校尉一死.
贞观元年,戴胄任大理寺少卿.当时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曾经被传召,没有解除佩刀进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认为守门校尉没有察觉,其罪应当处死;长孙无忌误将佩刀带进去,责罚二十斤铜.皇上同意了.戴胄反驳说:“校尉没有察觉和无忌带刀进入,都是失误啊.臣子对于君王,不能够以失误为借口,法律上说:‘供奉君王汤药、饮食、舟船,有所失误没有按照法令的人,都处死刑.’陛下如果考虑到长孙无忌过去的功劳,(不加治罪,)那就不是司法部门该管的事了;如果按照法律处理,罚铜并不恰当.”太宗说:“法律,不是我一个人的法律,是天下人的法律啊,怎么能够因为无忌是皇亲国戚,就要屈法顺情从轻处理他呢”责令重新定议.德彝仍然执行原来的判决,太宗将要同意这个判决.戴胄又说:“校尉是因为无忌的失误才获罪的,按照法律,他的罪过应当比无忌要轻.若论失误,他们的情形是一样的,可是一生一死,轻重悬殊.我冒昧地坚持自己原来的请求.”太宗赞许他,终于免除校尉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