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问题描述: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林则徐 虎门硝烟/孙中山 辛亥革命/梁启超 戊戌变法/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遵义会议/* 西安事变
林则徐(1785-1850) 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谥号文忠.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等福建侯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物,特别是蒋中正、汪兆铭(汪精卫)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物,故当时的国民*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中正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对于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分析,主要是认为孙中山确系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的各种反满*,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而孙中山虽亦重视掌握领袖权力,但较具理想色彩,较能为制度建设之需要而放弃政治资源.孙中山虽倡导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武力弭平军阀割据,但使用之手段较为温和,善后措施较为宽容,不采彻底铲除之作法,与蒋介石或*等强调组织纪律而严厉惩处反对者不同.
孙中山亦为*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孙中山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人*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监察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之宪政*,至今仍有其价值.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争夺*.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把持的北洋*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学研究院导师.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
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之一.1920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发起组织,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党.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局书记.后被选为*第二、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委员会总书记.
在1925到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中,多次反对共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指示(为了保证合作,国际要求*员留在*内),但是由于缺乏有系统的独立的阶级纲领指导,使得陈独秀等一次次被共产国际领导层错误的行政指令压下去.最激烈的一次是在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陈独秀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退出*,引起党内外轰动,因为*员留在*内服从后者的纪律是共产国际为确保国共合作的既定战略路线的中心政策(共产国际为何执行这一政策的部分原因参见百度百科一国建成*论的词条).但不久后共产国际领导层发来的指令使大多数中*员继续坚持旧政策,而包括陈独秀在内的异议分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要与这种路线彻底决裂、另立独立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因为他们并没有形成完全有别于共产国际的另一种国际国内革命纲领,更不了解当时国际领导层内部托洛茨基一派与斯大林一派正在就同一个中国革命问题进行激烈的纲领斗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陈独秀等少数*人的异议外,其他大多数中*员(包括被后人认为有先见之明、当时在党*还一名不闻的*)都没有对共产国际指令提出哪怕一鳞半爪的反对意见和公开质疑.这就导致了中国*员虽然是中国革命的实际领导者却是为*做苦力的政治局面(随便举个例子:1927年上海第三次大罢工的实际领导者是中*员,但他们的公开身份是*党员,全世界都看到的是*取得了大权,而不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对中国*造成了强烈冲击,大批优秀*在反革命*中丧失,27年到30年代初的失败浪潮使*在城市工人中的影响力严重削弱,直到20世纪末也未恢复过来.对这次革命失败负有第一责任的共产国际领导层(以斯大林和布哈林为首)把全部责任栽在它的中国支部——*的头上,*又把主要责任栽在总书记陈独秀头上,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撤销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而对于这个栽赃陷害(也是中*史上最大的冤案).
其后,陈独秀在苦闷中反思,开始接受国际托洛茨基派的观点,要求**接受托派路线,即反对斯大林主义的荒唐透顶的左倾暴动路线,同时也反对盲目向农村发展力量甚至把游击队高抬为红军(诚然,不仅陈独秀而且当时相当多数国际国内*人都低估了农*动),而主张以国民会议为中心,主张从民权*斗争开始重新聚集力量.1929年11月,陈独秀被开除出中国*.12月,与彭述之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攻击中国*的机会主义领导层.同时,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1932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被国民*逮捕.1937年8月出狱,拥护国共合作和*领导抗日,在武汉联络*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不拥国、不*”的第三*.此时的陈独秀已偏离了托派纲领,而倾向庸俗的小资产阶级*主义立场,并遭到多数中国托派的反对,但仍与托派组织保持关系直至逝世也未曾脱离过这种组织和思想、政治关系.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彻底决裂.晚年陈独秀最终的立场是主张无产阶级*,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则上.1942年5月,陈独秀作为二十多年来一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战士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的主要缔造者和*.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执行委员,参加*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农*动委员会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同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1931年,中华苏维埃*临时*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1933年,被补选为**政治局委员.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军队的多次“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为代表的新的*领导.10月,**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同年12月,同*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大部分是在华北山区,但也有的是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1938年10月,在*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 期,他发表《论持久战》、《〈*人〉发刊词》、《新*主义论》等重要著作.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 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同年3月,被选为**政治局主席.1945年,主持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主席.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他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表明中国*争取国内和平的愿望.
在以他为首的党*领导下,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1949年4月渡长江以后的作战,推翻了国民*.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号召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月1日,发表《论人民**》,规定了人民*的政权的性质及其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
1949年10月1日,*建立,他当选为*人民*主席.1950年6月,主持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任务.同年10月,迫于美国军队攻入朝鲜*主义人民*、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以他为首的**决定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2年,在他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他*改革,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1953年,按照他的建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进行*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宪法》,他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年.
1966年,由于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他发动了“*”运动,这个运动因受*、*两个反革命集团操纵而变得特别狂暴,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和他的控制,以至延续十年之久,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在“*”中,*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他领导了粉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不让*、张春桥等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
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并且开始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1901-2001) 字汉卿,辽宁省海城人,一级陆军上将,长城抗战时为陆海空副总司令,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的父亲为东北军领袖张作霖.张作霖为了培养儿子将来承位,光宗耀祖,在*很小时,就聘请专人教他文化和科技知识.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东北讲武学堂毕业,历任旅、师、军长,军团司令东北保安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北平绥靖主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西北“剿匪”总司令等职.1936年*与西北军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双十二(193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奠定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抗战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