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
汉司马迁撰,褚少孙补.迁事迹具《汉书》本传.少孙据张守节《正义》引 张晏之说,以为颍川人,元、成间博士.又引《褚顗家传》,以为梁相褚大弟之 孙,宣帝时为博士,寓居沛,事大儒王式,故号先生.二说不同.然宣帝末距成 帝初不过十七八年,其相去亦未远也.案迁《自序》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 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为百三十篇.《汉书》本传称其十篇阙,有录无书.张 晏注以为迁殁之后,亡《景帝纪》、《武帝纪》、《礼书》、《乐书》、《兵书》、 《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 列传》.刘知几《史通》则以为十篇未成,有录而已,驳张晏之说为非.今考 《日者》、《龟策》二传,并有“太史公曰”,又有“褚先生曰”,是为补缀残 稿之明证,当以知几为是也.然《汉志·春秋家》载《史记》百三十篇,不云有 阙,盖是时官本已以少孙所续,合为一编.观其《日者》、《龟策》二传并有 “臣为郎时”云云,是必尝经奏进,故有是称.其“褚先生曰”字,殆后人追题,以为别识欤.周密《齐东野语》摘《司马相如传赞》中有“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之语.又摘《公孙弘传》中有“平帝元始中诏赐弘子孙爵”语.焦 竑《笔乘》摘《贾谊传》中有“贾嘉最好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语.皆非迁所 及见.王懋竑《白田杂著》亦谓《史记》止纪年而无岁名,今《十二诸侯年表》 上列一行载庚申、甲子等字,乃后人所增.则非惟有所散佚,且兼有所窜易.年 祀绵邈,今亦不得而考矣.然字句窜乱或不能无,至其全书则仍迁原本.焦竑 《笔乘》据《张汤传赞如淳注》,以为续之者有冯商、孟柳.又据《后汉书·杨 经传》,以为尝删迁书为十馀万言,指今《史记》非本书,则非其实也.其书自 晋、唐以来,传本无大同异.惟唐开元二十三年敕升《史记·老子列传》於《伯 夷列传》上.钱曾《读书敏求记》云尚有宋刻,今未之见.南宋广汉张材又尝刊 去褚少孙所续,赵山甫复病其不全,取少孙书别刊附入.今亦均未见其本.世所 通行惟此本耳.至伪孙奭《孟子疏》所引《史记》“西子金钱事”,今本无之.盖宋人诈托古书,非今本之脱漏.又《学海类编》中载伪洪遵《史记真本凡例》 一卷,於原书臆为刊削,称即迁藏在名山之旧稿.其事与梁鄱阳王《汉书真本》 相类,益荒诞不足为据矣.注其书者,今惟裴骃、司马贞、张守节三家尚存.其 初各为部帙,北宋始合为一编.明代国子监刊版,颇有刊除点窜.南监本至以司 马贞所补《三皇本纪》冠《五帝本纪》之上,殊失旧观.然汇合群说,检寻较易,故今录合并之本,以便观览.仍别录三家之书,以存其完本焉.
汉代司马迁撰写,褚少孙补充.司马迁的事迹具体地记录在《汉书》本传里.关于褚少孙,根据张守节《正义》里引用张晏的说法,认为他是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汉代元、成间博士.又引用《褚家传》,认为褚少孙是梁代宰相褚大弟的孙子,汉宣帝时为博士,寓居沛县(今属江苏),求教汉朝大儒王式,所以被称为先生.两者的说法不一样.然而宣帝末年距离成帝初年不超过十七八年,它们相距也没有很远.司马迁《自序》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认为总共为一百三十篇.《汉书》本传说他缺少十篇,有记录但没有书.张晏做注认为司马迁死后,丢失了《景帝纪》、《武帝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刘知几《史通》则认为十篇并没有写成书,只是有所记录而已,驳斥张晏的说法,认为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现在考证《日者》、《龟策》二传,有“太史公曰”,也有“褚先生曰”,这是补充残稿的明证,从而能知道刘知几的说法是正确的.然而《汉志•春秋家》记载《史记》有一百三十篇,没说到有缺少,大概是因为当时的官本已经采用褚少孙所延续的文章,合为一编.
看《日者》、《龟策》二传都有“臣为郎时”之类的话,这必定是曾经经过上奏、进谏,所以有这样的称语.这上面的“褚先生曰”等字,大概是后人追加、题写的,以用来与别的区别开来.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司马相如传赞》中有“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的话.又记载《公孙弘传》中有“平帝元始中诏赐弘子孙爵”的话.
焦 竑《笔乘》记载《贾谊传》中有“贾嘉最好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的话.都不是司马迁所来得及见到的.王懋竑《白田杂著》也说《史记》止于纪年而无年代的名称,现在的《十二诸侯年表》 上面列有一行记载庚申、甲子等字样,是后人增添的.那么《史记》不只是有所散佚,并且有所窜改.年代久远,现在也不能考证.然而字句窜乱有时不能避免,至于全书则仍旧是司马迁的原本.焦竑 《笔乘》根据《张汤传赞如淳注》,认为补充《史记》的人有冯商、孟柳.又根据《后汉书•杨 经传》,认为曾经删掉司马迁的文字十余万字,认为现在的《史记》不是本来的书,并非是它的实际.《史记》自从晋、唐以来,传本没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唐代开元二十三年敕升《史记・老子列传》在《伯夷列传》之上.钱曾《读书敏求记》说尚有宋刻,现在并没有见过.南宋广汉张材又曾经在编辑的时候去掉了褚少孙所续,赵山甫又病诟它的不完整,采用了褚少孙的文字在别刊附入.现在也都没有见到其本.世所通行的只有这个版本而已.至于伪孙奭《孟子疏》所引用的《史记》“西子金钱事”,现在本来就没有.大概是宋代的人假托古书,而不是现在的版本的缺漏.又《学海类编》中记载了伪洪遵《史记真本凡例》 一卷,猜测原书刊登的时候经过了削减,称它就是迁藏在名山的旧稿.这件事跟梁鄱阳王《汉书真本》 相类似,都很荒诞不足以作为依据.给《史记》做注的人,现在只有裴骃、司马贞、张守节三个人尚且存在.这些注刚开始的时候各自为一部书,到了北宋的时候才合并成一编.明代国子监印刷的版本,颇有窜改、减少.南监本至用司马贞所补充的《三皇本纪》放在《五帝本纪》之上,失去了原来的风貌.(这句我也不是很会翻)然而汇合群说,检索寻找比较容易,所以现在记录合并之本,以便观览.仍另外记录了三家之书,来保存它的完整版本.
全手打,全自翻,有所不足,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