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是不是拟人句?

问题描述: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是不是拟人句?
原文: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这是小学三年级上册里的一篇课文.请问这句话是不是拟人句?为什么?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是拟人句.
因为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这是锤炼语言、把语言写生动的又一重要方法.

拟人的运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1)把动物拟人化.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已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海底世界》)这些句子,把海底的动物比拟成活生生的人,既突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感到亲切、有趣.

(2)把植物拟人化.如:“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养花》)“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我爱故乡的杨梅》)前者,花草怎么能“自己会奋斗”呢?这里显然把花草比拟成人了.后者,作者把杨梅树比拟成人.写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舒展着”枝叶在雨雾中“欢笑”,这样就生动地描写出了春天的杨梅树生机盎然的可爱形象.
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如:“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大海的歌》)这里把“浪花”人格化,充分表达出“我”此时喜悦的心情.“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林海》)这里把“兴安岭”人格化,更加突出了兴安岭的美.

除以上三种拟人运用形式之外,有些文章(如童话、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知识小品等),也可以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如:《水彩们的争吵》——主人画了一幅画,被评为美术作品一等奖.水彩姐弟们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大而争吵不休.《我家的“好朋友”》——洗衣机“姐姐”是我们家的“特殊朋友”,她漂亮、勤劳,具有为主人无私奉献的好“品质”.当然,在这些文章中,拟人已不再是一种锤炼语言的方法,而是发展成为一种构思、写作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