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函数在定义域上连续那么极限值等于函数值
问题描述:
为什么函数在定义域上连续那么极限值等于函数值
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
答
因为连续是极限存在充分条件
相关推荐
- 函数y=(1/2)^√-x^2+2x+3,定义域 x属于[-1,3],此时令t=-x^2+2x+3则t属于__.u=√t,则u属于__.则y=(1/2)^u属于__.x属于[1,3]时,t=-x^2+2x+3单调递__.y=(1/2)^u在R上单调递__.∴f(x)单调递__.主要是说明“y=(1/2)^u属于__”这里,y为什么等于那样.还有,求“y=(1/2)^u属于__”就是求函数值域.题可能打得有点乱,要是我弄懂了一定追加!u属于[0.2],y=(1/2)^u不是等于y=(1/2)^0和y=(1/2)^2吗?
- 为什么函数在定义域上连续那么极限值等于函数值
- 微积分导函数连续当x不为0时,f(x)=x^2sin(1/x);当x=0时,f(x)=0,此函数在R上处处可导,但导函数在0点不连续如果去计算一下是的,当x不等于零时,导函数无法求极限得出x=0的倒数,在x=0点的导数只能按定义求出来的,如果我们研究整个导函数的图像的话,发现虽然是个分段函数,只不过在图像上,虽然在趋近于0的地方俩测到函数图像是个无限震荡的情况,然后零点的导数值确实为零,我想这是不是导函数由于自己函数的局限,无法求出在某一点的极限,使得该点只能按定义求.就好比我们那个定理:如果函数连续可导,导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存在,那么这点的倒数就是这个极限,但如果这个极限求不出来,就按定义求.所以我想这样的事情可能就是导函数自己的某些特性使得无法求出某一点的极限,但是那一点的极限其实还是存在的,通过其它方式,如定义的方法,帮我们找到了它.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连续又可导的函数的导函数本质还是连续,就好比看图像时,处处光滑,它的斜率,切线旋转过了每个角度,得到过每个值,这不就是连续么?能举个反例么?
- ∞ 时,函数值f(x)无限接近于某一确定的常数A,则称A为函数 f(x) 当 x -> ∞ 时的极限" 这里无限接近是指在x->∞的过程中,(至少要)在数轴上的某一点x之后,函数值将越来越接近A么 是指至少在某个绝对值之后,x 的绝对值越大 函数值越接近A 那么为什么下面的式子能成立呢? 由前面推出后面我可以理解,而从后面推出前面,我觉得不一定啊,后面的两个式子只能保证单方向时的函数值的趋向性 比如 假设极限值是6,x = 3 时 假设此时函数值是 5x = -4 时 假设此时函数值是 4 而当 |x| -> ∞ 时 (由3 -> -4,绝对值由 3 -> 4 时,) 函数值并没有更接近极限值6那当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函数极限的定义是指什么 是不是可以这样想:我取一些单独点来举例说明,当 x = 1,2,3,4 时 函数值是 3,4,5,6 (接近极限值10)当 x = -1,-2,-3,-4 时 函数值是 2 ,4,6,8 (或 2" target="_blank"> 关于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函数极限的定义定义为 "当 x -> ∞ 时,函数值f(x)无限接近于某一确定的常数A,则称A为函数 f(x) 当 x -> ∞ 时的极限" 这里无限接近是指在x->∞的过程中,(至少要)在数轴上的某一点x之后,函数值将越来越接近A么 是指至少在某个绝对值之后,x 的绝对值越大 函数值越接近A 那么为什么下面的式子能成立呢? 由前面推出后面我可以理解,而从后面推出前面,我觉得不一定啊,后面的两个式子只能保证单方向时的函数值的趋向性 比如 假设极限值是6,x = 3 时 假设此时函数值是 5x = -4 时 假设此时函数值是 4 而当 |x| -> ∞ 时 (由3 -> -4,绝对值由 3 -> 4 时,) 函数值并没有更接近极限值6那当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函数极限的定义是指什么 是不是可以这样想:我取一些单独点来举例说明,当 x = 1,2,3,4 时 函数值是 3,4,5,6 (接近极限值10)当 x = -1,-2,-3,-4 时 函数值是 2 ,4,6,8 (或 2
- f(x)与g(x)都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方程x-f(g(x))=0,g(f(x)不可能为A X^2+X-1\5 Bx^2+x+1\5 Cx^2-1\5 DX^2+1\5有一种方法设f(x)=x 可得g(f(x)=g(x)=f(g(x)),由此代入我想问1为什么可以设f(x)=x,是不是因为方程,我个人认为f(x)不应该等于x,倒是f(g(x))可以有方程得出为x那么为什么f(x)可以设为x 2我想的是因为值域可以看作定义域,但g(x)的值域未必是R 3还有一点是关于复合函数的,如果说f(g(x))=x可以看作f(x)=x,而f的法则不为x那该如何看
- 周期函数的定积分的一个性质实在不明白定理3.7 假定函数f(x)以T为周期,即对于任意实数x有f(x+T)=f(x)在[0,T]上可积,那么(1)∫上限a+T,下限a的 f(x)=∫上限T下限o的f(x)dx(这一个理解)(2)∫上限x下限0的f(t)dt以T为周期的充要条件是∫上限T下限0的f(t)dt=0 (就是这个,不明白的原因是,为什么定积分0,定积分是面积的代数和,那很难得到定积分等于0啊,就算是任意一个周期函数列如y=sinx+5 这样怎么可能定积分是0呢?)(3)设连续函数f(x)以T为周期,则f(x)的全体原函数以T为周期的充要条件是∫上限T下限0的f(t)dt=0(这个也不理解,怎么就等于0了!哭)我分不多实在没得悬赏,但是真心跪求解答,
- 求分段函数导数原题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2010年版本(去年)第57页,我也再陈文灯复习指南上发现了相似的题目,但是没有解释,是这样的,有一分段函数f(x) :=sinX,x小于等于四分之派 ; =aX+b ,x大于四分之派,试确定常数a,b的值,使该分段函数在x=四分之派处可导.我做的时候直接利用左右导相等,求得在分界点四分之派处a的值,那么由可导必连续的定理,知该函数必在该分界点连续,那么为什么书中还要再利用连续的定义求在分界点该函数左右连续而得出b的值呢?难道b不可以取任意值么,因为我觉得只要a确定了该函数能可导,就必然连续,何必再求它连续得出b的值呢?感觉很矛盾,好像是连续函数必在分界点是连续的这样的无稽的感觉.可导必连续这条定理没用么?
- 为什么函数在定义域上连续那么极限值等于函数值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
- 设函数f(x)对任意x、y满足:f(x+y)=f(x)+f(y),且f(2)=4,则f(-1)的值为________.我就想问,那个y,究竟是表示函数值呢,还是纯粹一个代数字母……就像a,b,c一类的?要把2代入解析式的话,是要代成f(2)呢,还是f(2+y)呢……上面一题,说是要将x+y看作整体来代入。但是这里又有一题……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满足f[f(x)-x^2+x]=f(x)-x^2+x.(1)若f(2)=3,求f(1);又若f(0)=a,求f(a).这条题的话,f(2)却不是像上题那样,把f(x)-x^2+x看作整体,代入为f[2]=2,而是变成:f[f(2)-2^2+2]=f(2)-2^2+2 所以我就想问下,这两题有什么区别,请归纳下什么时候应该将数代入哪里,还有,既然f[f(x)-x^2+x]=f(x)-x^2+x,如果设f(x)-x^2+x为t的话,那么就有f(t)=t,很直观,自变量是等于函数值的。但是为什么题目中又说f(2)=3呢?难道它们是不同一个函数吗?如果是不同
- 英语翻译
- a3次方-3a²-10a 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