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们(比如:鲁迅,孔子,孟子)对《诗经》的评价?
名人们(比如:鲁迅,孔子,孟子)对《诗经》的评价?
孔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
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诗的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术之名.”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孟子:孟子论诗,谓“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荀子:荀子在儒家著作中最先把诗三百首当作经.他在〈〈劝学>>篇中提出为学须“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中两次提到《诗经》.一次是与上大夫壶遂讨论孔子续《春秋》之精神时:《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纲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第二次就是很有影响的论“发愤著书”,这段文字相当经典,与《报任少卿书》中部分文字大同小异,这里只取论诗的一句:《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董仲舒:“诗无达诂”正是此人作为理论明确提出来的.原话是“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朱熹:他有两个观点最为有名,一是认为《诗经》:“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也就是说是他老夫子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经》是里巷歌谣(民歌)说;二是淫诗说.特别是在谈及“郑风”时,他认为“郑风”十有八九都是淫诗.
何休(东汉经学家):说《诗经》是“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
胡适:“《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
梁启超:“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鲁迅:根据《风》《雅》《颂》三部分的实际内容,认为《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的专论《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明确说明:《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20世纪中期俄国费德林院士也称:“《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