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根的兰花~阅读
失根的兰花~阅读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象首诗,也象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了一栋栋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象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囿有两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是从中国来的吧!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花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他们的背景应该是 来今雨轩,应该是 谐趣园,应该是宫殿阶台,或者亭阁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大江南北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的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事物,也见过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从未因异乡事物不同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是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了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我只感觉她古老,并不感到伤感.我曾在秦岭中拣过与香山上同样的红叶,在四川蜀中我也看到过与太庙同样古老的古松,我也并没有因而想起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穷得象个乞丐,而心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的说过自己:“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到了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也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头发一根根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感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没有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就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记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故乡花草的艳丽.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笨拙的老牛,才显得淳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素墓庐,把她点缀得美丽了!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从没离开过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依,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的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1)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 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
(2)宋朝画家郑思肖画的故事.
写出理解和感受
写出了作者十分怀念童年的往事及祖国的景色和人物.
南宋末期,有一个画家叫郑思肖,他很擅长画兰花.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在如今的苏
州地方,靠自己种地糊口.吃饭睡觉,他都把脸朝着南方,表示不忘记宋朝.空闲下来
,他就画画兰花什么的,来消除心里的闷气.(爱国主义画家诶)
到了元朝初期,苏州有一个县官,听说郑思肖的兰花画得挺棒,就三番五次地派人来找
郑思肖,要郑思肖给他画兰花.郑思肖压根儿就不理这个茬儿,还气愤地对那个县官派
来的人说:
“你回去告诉你们老爷,他就是宰了我,也不用想从我手里得到一枝兰草画!”
郑思肖在这一个时期画的一些兰花,非常稀奇古怪.兰花的须根根,都露在外头,离开
地面老高老高.大家看了,都很纳闷,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有一次,有个人问他:
“呃,你画的兰花,干吗根都不挨着地呢?”
郑思肖冷冷一笑,叹了一口长气,说:
“唉!如今这个世道呀,干干净净的土地都给弄脏了,兰草是一种高洁的花,不能碰着
脏地啊.”
大家听了,这才明白,原来郑思肖画的兰草,之所以都露着根须须,是借着兰草画,来
表示自己内心的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