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何时入学最佳?

问题描述: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幼升小何时入学最佳?

孩子的个体差异决定上学时间的早晚,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强,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强,但社交能力偏弱,不能一概而论。 “开窍”早的孩子,对学习兴趣浓,能主动听讲,且思维发散性更强,早上学并无妨。但玩性较大的孩子,注意力差,坐不住,听不进课,上学早反而不好。 家长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只盯着小学这一两年:如果孩子的确具备了提前入学的综合素质,可以考虑5岁入学;但如果家长意在攀比,只是为显示孩子的与众不同,那么奉劝家长们切莫因为浮躁而害了孩子。

一﹑满六岁上小学的依据 2006年6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7周岁。” 应该说,国家规定满6岁为孩子法定的入小学年龄,是符合孩子的身心发育规律的。首先,人的学习以脑力活动为主,故正规教育开始的最佳时期,应该以脑发育为重要的生理指标。据科学家研究,6周岁时,正常儿童大脑已从出生婴儿的350克,生长到1200克,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智力发展水平也相当于17岁智力发展水平的70%。还有,6岁的儿童,其身体发育相对稳定,小肌肉、大肌肉动作已经较为灵活,通过家庭教育和幼儿园阶段的训练,已经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自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情绪也相对稳定。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的发育状况,均具备了入学接受正规教育的条件。因此,这个年龄是孩子入学的最佳年龄。适龄入学,会有力地促进孩子智力发展,为其身心健康奠定基础。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执行的是儿童满6周岁入学的规定。其他国家,儿童入小学的年龄要求不尽相同,但大都限定在6-7岁之间,有些发达国家允许孩子5岁入学。 二﹑月龄偏小的情况下,入学早晚要因人而异 为便于操作,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将满6岁入学的规定细化为: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才可以上小学。这一规定确实给很多家长带来困扰,尤其是如上文这位家长所说的情形,因为月龄原因,早上一年,怕孩子年龄偏小,跟不上;晚一年,又怕孩子年龄太大,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家长该如何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我觉得月龄偏小的情况下,家长一定要综合考察孩子的智力﹑语言﹑性格﹑性别等多种因素,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作出选择。在这方面,我有深切的体会。我是6岁报名上的小学,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幼儿园教育,智力发育比较慢,是晚熟型的.我在小学读了几个月,听课就像听天书,老师布置作业也不知道要完成,只是抄了题目原封不动地交上去,经常被老师批评和罚站,是典型的差生,没有人觉得我是读书的料。恰好此时母亲找到一份工作,小我4岁的妹妹没人带,父母决定让我休学一年带妹妹。 我带了妹妹一年,第二年她上幼儿园,我再回小学读一年级,因为已经7岁,心智相对比较成熟,再读书时一下子开窍了,接受起来很容易,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直至一帆风顺地考上大学。现在妹妹都喜欢说她是我的恩人,如果不是因为她,我懵懵懂懂地以差生的身份硬着头皮读下去,肯定会一差到底,与大学无缘。学了教育心理学中关于成熟的理论之后,我深以为然,也为当初的自己捏着一把冷汗。 与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儿子,他是5岁多点儿上的小学,当时,我之所以决定他提早一年入学,是觉得他思维敏锐,语言表达能力强,对幼儿园生活适应得也很好,再接受学前班的教育有点浪费。事实上,尽管他的年龄在班里垫底,一直要跟比他大1岁甚至2岁的孩子竞争,但因为语言﹑智力及性格上的优势,他从小学到现在,读书一直轻松而且富有成效,在小升初及中考中,都考得很优异,在人际交往及其他班级活动中,表现也毫不逊色。 我想说的是:孩子的身心发展存在差异,有的孩子智力早熟,思维敏锐,性格开朗,早几个月入学,一样可以如鱼得水,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的孩子智力晚熟,语言发育迟缓,身体瘦弱,即使适龄入学,追赶同龄人都难,推迟几个月入学,适应起来反而更从容一些。 况且,孩子入小学,面临的并不单纯是学业上的竞争,还有人际交往,性格习惯的养成,运动场上的较量等等,这些都受孩子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通常情况下,5岁10个月的孩子和6岁10个月的孩子相比,在智力及体能上肯定存在差距。一个孩子在群体中如果因为年龄和智力原因处于劣势,会产生挫败感,对学习产生畏难,退缩心理,这对其学业不利,对其性格形成当然也不利。而年龄大一点,身心的成熟度相对更高一些,适应小学生活往往更轻松﹑更容易。 综上所述,看似早一年晚一年入学,实则影响的是孩子长远的一生,所以,孩子的实际情况是首选的衡量因素,家长应综合考量孩子各方面的条件,尤其是语言﹑智力的发展状况,谨慎地作出选择。

从我的经验看,我班的学生7岁的成绩要好,初中也是。建议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