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

问题描述:

“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从1953年至1957年,新中国仿照苏联工业化模式实施的,第一个为期五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的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出的,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改造的基础.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改造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296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l%以下.
在基本建设上,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超过原来计划427.4亿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五年内施工的工矿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有921个,比计划规定的项目增加227个,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产的有428个,部分投入生产的有109个.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156个建设项目,到1957年底,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我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原定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1957年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9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棉布为50.6亿尺,比1952年增长3296,糖86万吨,比1952年增长92%.
农业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粮食产量1957年达到3900亿斤,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为3280万担,比1952年增长25.8%.粮食和棉花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7%和4.7%.五年内全国扩大耕地面积5867万亩.1957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6.745万亩,完成原定计划101%.五年内全国新增灌溉面积21.810万亩,相当于1952年全部灌溉面积的69%.
全国交通运输业也有巨大发展,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五年内,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公里.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都先后建成.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人民生活也得到较大改善,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有很大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显示了*制度的优越性,并初步积累了*建设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