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
问题描述:
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
为什么这么说?
答
这个问题既是哲学问题也是物理的问题,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力,而力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这是最容易明白的解释.
相关推荐
- 材料1古希腊哲学家把物质理解为水、火、土、气等东西.材料2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伽桑狄说:“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材料3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结合材料请回答:1、原理或结论.参照教材,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何种原理或结论?2、分析过程.结合上述材料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及其哲学意义.3、结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物质”的理解.
- 辨证的否定如何构成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 3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而形而上学则( )[ 1分] 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D.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 * 32.“一切以条件、时间和地点为转移”的说法是( )观点[ 1分]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唯物辩证法 * 3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1分]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达尔文进化论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 34.芹菜、韮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 )[ 1分] 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B.偶然与必然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 3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 1分]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 36.时间和空间是 ( )[ 1分]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
- 英语翻译1.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to interact with)2.这个男孩偶然读到了一些关于百慕大三角的故事.正式这些故事激发了他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心.(did stir)3.飞机失事后4.如果确实在经济上有困难,你可以申请学生贷款.(to apply for)5.这位科学家研制这种新材料达10年之久才有了突破(to make one‘s own way)6.世界上主要的几家飞机制造公司正竭力制造飞得更快,更远的飞机,以争取更大的市场(push the envelope)7.大会报告人原来是我的一位老朋友的女儿(turn out)8.思想史通过语言老表达的(by means of)9.上个月我们买了一辆车,是用我的名字登记的(register)10.当这条消息在网上首次发布时,上网浏览的人不计其数(beat the imagination)11.伟人能以人格的力量来控制困难的局面(dominate)12.根据最新报道,旅游者去一些东南亚国家旅游无需再申请入境签证13.虽然火车的速度
-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第32题 (1) 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 B、普通联系规律 C、永恒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第32题 (1) 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 B、普通联系规律 C、永恒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33题 (1) 分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34题 (1) 分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
- 1:2010年4月1日,人民网发表文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章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时代化、大众化,应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B 发展的观点 C 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 D 意识的反作用原理2:美国宇航局(NASA)所做的一次观测表明,宇宙中的气体发生剧烈活动后,那些细小的尘埃由浮尘渐渐变成地球大小的行星需要上亿年,而不是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的1000万年.据此回答问题.新的观测表明行星的历史至少有上亿年,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1000万年.这说明( )①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认得认识也要不断变化②由于人的认识手段和实践范围的局限,人对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④宇宙在空间上是广阔的,在时间上是无穷的,人们永远无法获得对宇宙的正确认识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希望可以给予讲解.尽量说得易于懂一点- -.理解力有点不高.必要的话最好给点例子.因为资料书没有讲
- 请教几道关于成语的题目1.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偃旗息鼓:停止作战或中止某事.用在这里为什么是对的?)2.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摧枯拉朽:很容易地摧毁敌人和事物.创造力不是可以摧毁腐朽的旧事物吗,为什么这句话是错的?)3.地方保护主义可以用"画地为牢"形容吗?4.有志气的人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我知道诚惶诚恐原意是下对上的客套话,可是后来又泛指惶恐不安,那这里为什么不能用?)5.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买椟还珠:没有眼光,不分主次,取舍不当.我觉得用在这里很对啊,为什么是错的?)也许有些牵强附会了,但想不通的时候真是很痛苦啊,
- 古希腊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是假的,而背后的概念是真.概念是永恒的东西.到康德那里,又进了一步,事物的概念是人来制定的,而这些制定的概念都是先验的.我有点糊涂了.求详解,推荐书也可以.康德重建的形而上学和古希腊的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康德组织后的形而上学,和以前的形而上学有冲突吗?寻找事物背后的概念,是高于事物表面的更深入的追求。康德所思考的,是否和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努力有所冲突呢?人之所以这样思考问题是因为在时间和空间上仅有的认知导致的。并来源于此。而人对世界的看法和概念是人自己规定的。而不是事物本事的概念,规律,逻辑造成的。而之前古希腊的形而上学,是人要寻找事物背后的概念,规律,逻辑。这二者是否有所冲突?那么,人的一生,所追求的是事物背后的东西,并以此为荣,还是,自己创造自己认为的东西,以此为荣呢?我们是作为一个事物的创造者,这个创造的根源是康德所讲过的。还是作为一个事物的发现者,去不断的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并且认识他?运用他?这二者看着似乎矛盾,又似乎不矛盾,这就是我迷惑的地方了。在康德这
-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A 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A根本和条件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本原和派生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A由偶然向必然转化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D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生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A唯心主义宿命论B唯物主义决定论C相对主义诡辩论D唯意志论实践是()A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B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C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D具有直接现实性E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 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是 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承认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b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d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e是否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答案是bc,为什么?书具体讲解.为什么不选d?
- 用简便方法计算:(1+3+5.+1999)-(2+4+6.+1998)=?
- 甲比乙大15岁,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2倍,乙现在年龄是( ) A.30岁 B.20岁 C.15岁 D.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