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怎么产生的?文字的产生对人类文明进程有什么意义?
问题描述:
文字是怎么产生的?文字的产生对人类文明进程有什么意义?
答
文字最先是简单图形形成,早期更加接近图画,为了更好记取事情开始简化成如形如画的文字(如象形字).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象征.文字有助于经验和智慧的传续,以及重大事情的记载.
相关推荐
- 阅读下列材料:初唐史料讨论(1)李氏的血统问题 建立唐朝的李氏家族,其血统所属问题,现在谈起来,还有一定的意义.关于这一问题,史家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是胡族,以刘盼遂和王桐龄为代表,并认为是出自鲜卑拓跋族.一派认为是汉族,以陈寅属为代表,认为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就是庶姓李氏之“假冒牌”.隋末唐初的历史是上承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李氏又久居汉胡杂居之地,若其先祖是汉族,则是鲜卑化了的汉人;若是鲜卑族,则是汉化了的鲜卑人.我们只须着意的是李世民父子的行为有许多都符合汉人的习俗,但与较纯粹的汉人相比,又有很强烈的鲜卑倾向.这是南北朝后民族冲突转为民族融合的鲜明反映.在这个意义上说,金庸94年于北大讲学时说唐朝就是汉人与鲜卑人的共同统治,不论是针对李世民一人的血统而言,或是指李世民及其妻长孙氏夫妇而言(长孙氏是鲜卑人),甚至是指贞观年间的全体官吏中汉胡比例而言,都是十分中肯的,也是对这一问题的不答而答.16、阅读上述材料后,你对唐朝“开明”“开放”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行,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 针对“看见闪电后3秒钟听到雷声,表明闪电离你有多远?”这个问题,我的思维?“看见闪电后3秒钟听到雷声,表明闪电离你有多远?”我无意中看到资料上有个这样的计算题,虽然知道很简单的就是声学与光学的传输速度常识考察.但是计算归计算,我这里想向大家求证一下,这个题目的客观实在性.我们每次在雷雨天,基本上都会先看到电闪,几秒后才听闻雷声.闪电雷鸣的产生是雷雨云层之间或者与地之间的弧光放电所致,一般都会有成千上万伏特高电压,既然按照简单的声光学传输原理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个问题:距离就会简单的是340x3=1020m,在这么短近的距离内,我们处在四射的自然正负电极高压中,伴随各电力设施,那岂不是非常危险?到底这个计算有几分实际意义,这个数据有没有准确意义?总觉得雷鸣电闪是天宫玉帝下令,在遥远的南天门以外发生的事情,怎么可以离人这么近在咫尺呢?危险,实在太危险了.To:尧天舜宇.也就是说,产生雷电的云团实际上确实就离咱们只有大约1km对吗?这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对吗?To all.谢谢大家的关注和回答,虽然无法给
- 为什么电动机的转子能转动?1、为什么会有斥力?2、电流流过线圈,产生磁,那哪个方向是N 哪个方向是S?3、 为什么没换向器就只能转一半,4、换向器是不是有一对绝缘体?那当线圈的两头转到那两绝缘体的时候,不通电了,不产磁了,那不就停在那了么?那为什么还能再次转动呢?而且是一个方向的转?5、 一个磁场会对另一个磁场整体产生斥力?6、 又怎么使线圈反方向转动呢?
-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答案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2.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3.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4.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5.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 语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阅读题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2、父亲是怎么指导“我”下悬崖的?“我”的心理又发生了哪些变化?3、作者把爬下悬崖的过程描写得如此细致生动,有什么目的?4、父亲对“我”的指点,哪一处让你感触最深?对你有什么启示?5、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6、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让“我”自己下来?7、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8、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实现理想?9、解释“灰心丧气”?10、最能表现“暮色四合”带给我直接影响的词是( ),结果是( ).11、“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指的是什么?12、照应题目,表现主题的一句是什么?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净化心灵的文字20世纪初,在山东省平原县一家农村里,住着一位老人和小孙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孙子,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朗朗.一天,小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您一样读《道德经》,但是不知怎么回事,我都猜不透那里面的意思.有时,我似乎理解了一丁点儿,可是一合上书,脑袋中又立刻忘记了.这样读这些书有什么收获呢?” 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里打一篮子水回来.” 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漏完了.孩子一脸不解地望着满脸沧桑的爷爷.老人看看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说完让孩子再试了一次.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完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说完,他机灵地跑去房间,提了一个水桶来.老人说:“我不需要一桶水,需要一篮子水.你能行的,你只是没有尽全力.”接着,他来到屋外,看着孩子再试一次.现在,孩子已经知道用篮子
- 以“学会共处”为话题的作文 要事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全球化”被称为21世纪的重要特征,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被称为“地球村”。时代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学会共处。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共同学习、生活、工作;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要学会关心,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学会处理矛盾, 你在班级中是如何和同学相处的?产生过怎样的矛盾?你是怎样化解这些矛盾的?还有哪些困惑?今后你将准备怎样和同学相处?请以“学会共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以上的文章,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如果不写作文教教我该写什么事情也可以啊
- 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途径.下列思想家中属于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这题提供的答案是D,解析上说,孔子开创了私学,所以不算.我就奇怪了,他既然开创了私学,那肯定有用私学培养人才啊,怎么会不算呢?】
- 在《松花江边的小姑娘》的阅读题里有一题是“那——眼前的滚滚波涛就是你的坟墓!”句中的破折号表示:1.声音的延续2.话题的转换3.我觉得是3.,可是老师觉得是1.问一下各位网友名师到底是什么?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几个凶神恶煞的日本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押着一名儿童团员向松花江边走来.那个儿童团员是个小姑娘,只有13岁.她犯了什么“罪”呢?她的“罪名”就是组织村里的儿童团员学习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以后,敌人为了使东北三省的人民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永远当他们的奴隶,下命令不准东北的少年儿童学习中国语文.今天,敌人在松花江边对小姑娘进行“审讯”,为了扩大影响,日本兵还用皮鞭赶来了村里的许多孩子.敌人问 你为什么要偷着组织大家学习中国语文 因为我是中国人 小姑娘回答 敌人恼怒了 大声吼道 难道你不知道违抗命令就要枪毙吗 你们枪毙不了我爱国的心 小姑娘大声回答 敌人没有办法了,换了一副假惺惺的面孔,对小姑娘说:“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只要你当着大家的面,答应不再
- 《语言学概论》作业 一、 语言学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音素 音位 音节 语流音变 同化异化 元音 《语言学概论》作业一、 语言学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音素 音位 音节 语流音变 同化异化 元音 辅音 语法范畴 词类 语素 词 词组 文字 变换 二、 简答:1、 举例说明音位的变体。2、 造成音质不同的因素有哪些?3、 元音与辅音有何区别?4、 语音规律有何特点?5、 基本词汇有哪些特点?6、 什么是词义?它有何特点?7、 什么叫语法范畴?常见语法范畴有哪些?8、 新词的产生有哪些途径?9、 文字有何作用?10、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有哪些表现?1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2、语言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more than that of Canada.请问怎么改错.
- The Sun is about 1300000 times larger than the Earth.=the sun is about 1300001 times _____ ______ ______ the Earth=the sun is about 1300000 time _____ ______ ______ the Ea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