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描述:
在中,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
1.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2.太丘儿子年仅七岁就懂得这样的道理,而自己却没有注意到.
相关推荐
- 小明想探究某电阻的阻值R,与温度t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o=20欧,电源电压U=3伏.他把该电阻放在不同的温度下做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该电阻的阻值(如下表). ⊙⊙⊙⊙温度t(℃)⊙ 0⊙10 ⊙20 ⊙30 ⊙40 ⊙⊙ 电阻阻值Rt(欧)⊙ 20⊙25 ⊙30 ⊙35 ⊙40 (1)由表中数据得出,该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数学关系式为 ___ .(2)通过计算说明,当温度为0℃时,小明观察到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伏?(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温度较高时,随温度的上升,电压表示数变化不明显.经检查,电路连接正常,各元件没有损坏.你认为小明发现的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___ .
-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陈太丘、友人和元方三个人物的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并作些分析.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 陈太丘跟朋友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碰面.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只有七岁,正在门外嬉戏.朋友就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您很久,而您没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简直不是人做的事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陈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注释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
- 1.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赋.”2.南宋谚语:“苏湖足,天下足.”3.“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在何时最后完成?2.材料2中的“苏湖”具体是指何处?盛产什么粮食作物?3.当时南方经济发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出两点)4.由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法杖与进步,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 初一下学期科学的熔化与凝固的问题1.一天,小明去吃肯德基,肯德基的阿姨从制冰机取出冰块放入可乐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请解释这个现象.2.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摄氏度时完全融化,低于15摄氏度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差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3.纯水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海水的凝固点是-2.5摄氏度,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小华把0摄氏度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病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了0摄氏度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无题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摄氏度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方仲永的变化经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仲永的结局是令人心痛的,可为什么作者只一句“泯然众人矣”就完了,却将他五岁时的事情讲得那么详细?4.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5.说说作者的“伤”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
- 初一科学试题1.小明借到一支实验室用温度计在家中测定水沸腾时的温度,他在火炉上将铝锅内的水加热到沸腾,再将温度计插入水中,他观察到刚插入时,温度计中液柱先略下降,然后迅速上升.当温度计中的液柱升高到100℃时,停止上升,由于观察时间过长,手感到太烫,他将温度计轻轻放入锅中,发现温度计中的液柱又继续上升到顶端.实验时水一直在沸腾,那么水的温度究竟多少?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为什么?5.铝锅内盛半锅自来水放在火炉上加热,观察水沸腾现象的过程中,先看见锅底与侧壁出现许多小气泡,随着水温的升高,锅底气泡变大,在水中上升时气泡变小.水温继续升高,气泡上升时,越变越大并在水面破裂,整锅水沸腾起来.试解释这一现象.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仲永的结局是令人心痛的,可为什么作者只一句“泯然众人矣”就完了,却将他五岁时的事情讲得那么详细?4.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5.说说作者的“伤”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帮下
- 《陈太丘与友期》和《后汉书·郭伋传》的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亻及 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 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 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亻及 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太
- 不死之药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竭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1、中射之士从哪些角度说服荆王而免于杀身之祸的?荆王不杀中射之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如果以“中射之士该不该杀”为题站看辩论,你所持的观点是什么?蜀鸡豚泽之人养蜀鸡,有文而赤翁.有群雓周围鸣.忽晨风(鸟名.属鹞类.)过其上,鸡遽翼诸雓,晨风不得捕,去.已而有乌来,与雓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驯.乌忽衔其雓飞去.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夫巫峡之险不能覆舟,而覆于平流.羊肠之曲不能仆车,而仆于剧骖(七面相通的大道.).此无他,福生于所畏,祸起于所忽也.3、请以文中“蜀鸡”的身份自叙经历4、请使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总结“蜀鸡”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
- 迈克尔干涉仪实验中的问题1、观察等倾和等厚干涉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在观察到等倾干涉后,在不改变平面反射镜倾角的提前下(保持原来方位不变),继续改变光程差,使d=0,会出现等厚干涉条纹?这两者是否矛盾?2、试解释等厚干涉条纹变化的原因?
- 铁和硅作电极,氢氧化钠作电解质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吗?若可以,请写出方程式,谢谢
- 陈太丘与友期 如何看待友人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