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的“仁”
孔子 的“仁”
老师上课讲到 ,孔子的“仁”是有等级区别的.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可是如果这样的话,那些等级较低的人们会不会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觉得我的行为只要做到某一个层面就可以了,不需要再迈向更高的境界.
(这是昨天在看历史书的时候突然蹦出来的一个想法,)
今人对仁的解释,似有不同见解.冯友兰先生认为,仁就是人的“真情实感”,即心理情感,他也说过,仁是“心之全德”,还说过仁是“人的自觉”,强调其“觉解”的意义.有些论者认为,仁是社会伦理,或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原则.李泽厚先生明确指出,仁是“心理情感”,更是“心理本体”,他公开“反对本世纪的反心理主义”(《论语今读》).
海外学者也提出了他们的看法.早在18—19世纪,韩国的著名学者丁若镛就提出,仁是“人伦之至”而不是“心之德”,完成于后天的“人为”即“恕道”而非先天具有.其特别之处还在于,他认为仁以性为依据,而性来自天即上帝,但上帝又赋予人以“自主性”,仁就是人的“自主性”的产物.(《论语古今注》)这是人文主义的解释,但又有某些宗教背景.有趣的是,当代西方汉学家葛瑞汉也认为,仁是“与名词性的‘人’相应的状态性动词”,即行为.他也很重视“恕”字,认为这种以否定形式表述的道德金律主要“呈现于内心”,与西方“耶稣的基本原则”一致(《论道者》).这又同心理主义有关了.而美国学者芬格莱特则认为,仁和礼都是“各自指向‘人际角色’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某一个方面”,“与表示意志、情感和内在状态的语言无关”,人必须受到“教育培养和文化熏陶”才能具有仁的人格.因此,仁是非心理学的概念,“切不可……心理学化”(《孔子:即凡而圣》).这种看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心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