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圈的构成
大气圈的构成
大气圈的结构.可以说它是由4各部分组成的,由下至上依次是:对流层(troposphere)、平流层又称同温层(stratosphere)、中间层(mesosphere)、热层(thermosphere).
从地面至海拔8-14.5km都属于对流层,它是人类及生物主要活动的区域.在对道尔顿分压定律积分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90%以上的大气圈气体集中在对流层,这也是对流层中化学反应之所以十分丰富的原因.
所以一般的大气污染物,会在这里发生化学变化.然而潜在的威胁是,如果污染物得以升到对流层以上的大气区域的话,那么它就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举例说明:臭氧问题(详见第3小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流层中,随海拔高度增加,温度降低(有大约17摄氏度降至-52摄氏度).这是由地表辐射造成的.这样的一个结果(对流层下热上冷),与我们所期望的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恰好相反;也导致了对流层种气象变化丰富这一特点.(详细的解释清参考有关气象学书籍)
接下来是平流层,我们所熟知的臭氧层便在平流层中.平流层是在对流层以上至海拔大约50km的大气圈区域.顾名思义,平流层中的气体流动十分平稳,即没有对流层的剧烈.因为,平流层中温度随高度逐渐上升(两者成斜率为正的正比),至层顶时温度可以达到约摄氏-3度.这样的温度特征是由于臭氧吸收紫外线所致.
对流层与平流层加在一起,占有了99%的大气组分.故,剩下的两层都是十分十分稀薄的.
太阳光中能量最高的是紫外线,而紫外线是在平流层才被臭氧所吸收,由此可知,在中间层和热层中的“气体分子”将很有可能处于其高能状态.
中间层自平流层向上至海拔85km,温度在这里再次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终至约-93摄氏度.另外,中间层以及平流层(包括平流顶层和中间顶层)在“ATLAS Spacelab”这一计划中曾被科学家们仔细研究(具体事宜请参考有关资料).
热层是中间层以上至海拔约600km的区域.这里的温度(由于太阳辐射)再一次由高度增加而增加.这里的化学反应相对于地表要快许多,基本上物质都以其高能状态存在.
热层及中间层上半区域又被称为非均质层(heterosphere),在这个区域内,大质量的物质(分子、原子)在下面,小质量的在上面;混合并不均匀.相对来说,混合较均匀的下层大气空间则被称为均质层(hom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