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现代的造纸过程

问题描述:

古代和现代的造纸过程

古代造纸分为5个步骤.第1个步骤是“斩竹漂塘”.造纸的工匠上山砍竹后,把竹子泡在水塘中,将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时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材软化.
制纸的第2个步骤是将软化的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桶中蒸煮8天,这样,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就去除了.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内漂洗,然后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的蒸煮、漂洗,竹子的纤维逐渐被分解了.
古代造纸的第3个步骤是: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捣成泥面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倒入纸槽里面.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泾纸膜.
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板上,然后移开竹帘,这层泾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泾纸页中的水分.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这样,纸就基本造成了.
焙干纸张的夹巷是两道土砖砌成的砖墙,焙纸时先在夹巷内生火,然后以轻细的铜镊将一张张湿纸摊在墙上,从空隙中散发的热气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原料主要来源为制作竹器所剩之废竹料.第一阶段先将原料加以分类较粗之原料,需经机器加工搅碎,再经卤水浸泡,若为细原料,则可直接浸泡卤水.
浸泡卤水的目的在于破坏竹料的组织,使其软化以利后续加工.浸泡时间依其原料之粗细需要七至十二天不等,与古法相比速度较快,但是会有废水污染问题.
过水池的目的再于将竹料的纤维打散,为了使纤维能均匀散开,此阶段必须加入食用废油搅拌,此举是为了避免纤维结块.
图片标题:第四步:捞纤维
在此阶段中将竹料纤维由水池中捞起,再经由滚筒将纤维压紧密,并把大部分的淡水份压干.
第五步:烘干
利用输送带把已成形的纸材送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机中持续压实的动作,避免纸材起皱.
第六步:整纸
在整纸阶段中,经由烘干机出口的滚筒作用,可以调整纸材的曲度使其平整以利于后续之印刷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