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乎其上,得乎其中 在《论语》的哪一章?
问题描述: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 在《论语》的哪一章?
答
这句话并没有收入《论语》中,只是流传下来的,并没有准确的出处.
《孙子兵法》:“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相关推荐
-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 在《论语》的哪一章?
- 文言文,济阴之贾人(一) 济阴之贾人 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苜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 曰:“我济上之巨室③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邑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金十,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④而下,舟薄于石又覆⑤,而渔在焉.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注释] ①济阴:郡名,贾人:商人.②浮苜:水中浮草.③巨室:世家大族.④吕梁:地名,龙门山.⑤薄:迫近,这里指冲撞,触击.覆:翻,这里指翻船.1.解释句中加线的词.① 贾人急号 曰 ③予尔百金 ② 立而观之 ④向许百金2、按要求填空:① 与“”中的“向”相对的词是__________② 与“”相呼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③ 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__________3.给这个故事拟一个题目(不超过6个字)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
-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到底出自哪里到底出自哪里 论语 大学 都找不到啊 请说明详细章节
- 张敞为京兆的翻译为京兆九岁,坐与光禄勋杨恽厚善,后恽坐大逆诛,公卿奏恽党友,不宜 处位,等比皆免,而敞奏独寝不下.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舜以敞劾奏当免, 不肯为敞竟事,私归其家.人或谏舜,舜曰:“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 安能复案事?”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是时,冬月未尽数日,案事吏昼夜验 治舜,竟致其死事.舜当出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已 尽,延命乎?”乃弃舜市.会立春,行冤狱使者出,舜家载尸,并编敞教,自言使 者.使者奏敞贼杀不辜.天子薄其罪,欲令敞得自便利,即先下敞前坐杨恽不宜处 位奏,免为庶人.敞免奏既下,诣阙上印绶,便从阙下亡命. 数月,京师吏民解弛,BB7A鼓数起,而翼州部中有大贼.天子思敞功效,使使 者即家在所召敞.敞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惧,而敞独笑曰:“吾 身亡命为民,郡吏当就捕,今使者来,此天子欲用我也.”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 曰:“臣前幸得备位列卿,待罪京兆,坐杀贼捕掾絮舜.舜本臣敞素所厚吏,数蒙 恩贷,以臣有章劾当免,受记考事
- 初中七年级上论语试题 一下几道题 求答案1.本文论语十则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情分别举两个 (1)学习态度: (2)学习方法: (3)思想品德修养2.从本文找出八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3.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4.从温故而知新的到什么启示5.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以温习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犹儒家提倡的待人街舞的初始知道,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是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她对你学习的指导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人为什么比亦乐呼8.概括文章中心 题要答得详细点 好的可以多给分 怎么没人回答啊 额好吧 答对了给分200!!!!20分钟内 最高200最少170 绝对给你
- 论语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还有意义和造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且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是字面上的!
-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尽量少点字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 不死之药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竭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1、中射之士从哪些角度说服荆王而免于杀身之祸的?荆王不杀中射之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如果以“中射之士该不该杀”为题站看辩论,你所持的观点是什么?蜀鸡豚泽之人养蜀鸡,有文而赤翁.有群雓周围鸣.忽晨风(鸟名.属鹞类.)过其上,鸡遽翼诸雓,晨风不得捕,去.已而有乌来,与雓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驯.乌忽衔其雓飞去.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夫巫峡之险不能覆舟,而覆于平流.羊肠之曲不能仆车,而仆于剧骖(七面相通的大道.).此无他,福生于所畏,祸起于所忽也.3、请以文中“蜀鸡”的身份自叙经历4、请使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总结“蜀鸡”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
- 这几句论语的意思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9.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11.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2.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瓦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
- 论语十二章里的成语有哪些?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且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里面有哪些成语?是字面上的.
- 某士大夫去拜访朋友,朋友不在家,他便坐下来等候.忽然一只老鼠爬出来,打翻了附近的一只油瓶,弄得他的新袍子到处是油腻.他既狼狈,又恼火.这时主人回来了,他便强笑着说,“鄙人在贵室的宝梁下面,因一时疏忽,惊动了府上的尊鼠,尊鼠跑动时打翻了令油瓶,洒在小可的敝衣上,以致鄙人在尊驾面前露了丑态,失礼得很,尚祈尊驾海涵!”问:这个士大夫的话可笑在哪?
- 和田的*,从哪里看出*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