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刷子李》的故事

问题描述:

类似《刷子李》的故事

天津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称“风筝魏”.1872 年魏元泰生于天津,自幼在一家扎 彩铺当学徒,他对制作风筝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提高扎风筝的造诣,他反复研究飞禽和飞虫 的飞翔姿态以及它们的身躯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并应用于风筝的制作.以前的风筝,以硬翅为主,造型简单,色彩单调,为整体式.他扎的风筝可以拆展折叠,一尺多长的大风筝,折叠后可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
天津风筝的制作,历史久远,工艺精湛,从清代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十美画放风筝》上即可得到证实,有串灯、盘鹰、唐僧取经、蝴蝶等10种风筝.对天津风筝制作技艺做出重大贡献,享誉中外的是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1872一1961年).他一生从事风筝制作,苦心钻研,大胆创新,先后研制了平拍式、立体式、串式和整体式、组合式(即软翅)风筝,还创造了折叠风筝,一生研制风筝200余种,被人称誉为“风筝魏”.
魏记风筝的主要特点是用料讲究(筝面多用绸绢,轻而结实;骨架选用质地细密、节长、弹性大的毛竹等)、造型多样(造型、结构、尺寸大小等)、工艺精湛(穿眼扣榫、变色、变位特技等)、彩绘逼真(重彩、退晕等)、飞行平稳.魏记风筝在1914年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和奖状,在国内比赛中也名列前茅.魏记风筝在国内和我市博物馆均有收藏陈列,并曾销往国外.
魏元泰的后代魏慎行(侄)、魏永昌(侄孙)、魏永珍(侄孙女)、魏国秋(魏永昌之次子)等继承家业,研制风筝,使“风筝魏”为代表的天津风筝的民间工艺不断发展.
“刻砖刘”刘凤鸣,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于天津,回族,他是刻砖名匠马顺清的外孙.从小对刻砖艺术耳濡目染.15岁起,正式向外祖父马顺清学艺,后又跟舅父马少清学,28岁时能独立创作.他的作品构图丰满,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既生动、含蓄,又富有装饰性,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魁力.
刘凤鸣善于观察事物,广泛地吸取建筑上的彩画、寺院、坟茔上的砖石雕刻、杨柳青年画和旧式花灯上的人物、花卉、楼台亭阁等花样的表现方式,从中汲取营养,经过日积月累,使他的脑海里留下了许多画稿,他在平日的刻砖实践中,几乎都不用提前画稿,只略加思考和构思,便可在砖上刻出数层的人物或风景等,而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在此基础上,刘凤鸣还继承和发展了马氏父子创造的“贴砖法”,使贴一块砖增加到贴数块,使砖面的起伏更大,更明显,形成了“堆贴”.也使作品的立体结构更加突出,无论从正面,还是从侧面看,都给人以美的感受.《九狮图》就是他用“堆贴法”创作的代表作.刘凤鸣在这件作品中,娴熟地运用了透雕、浮雕和镂空等雕刻技法,使作品体现出层次多、立体感强和装饰性强的特点.
旧时的建筑,讲究三合院或四合院.其磨砖对缝的虎座门楼,好几层高台阶和封闭式的院墙上,经过刘凤鸣刻雕出的各种花形,都起到了立体的装饰效果.如屋脊上的大兽、房檐两边的斗板、挂楼、直檐、锁妖、炉口、半活以及房顶上的烟囱等,都雕刻得十分精细.由于刘凤鸣刻砖技艺精湛,手法细腻,作品表现的人物、动物、花鸟、屋宇等已非剪影的形式,人的眉目、动物的羽毛、花草的花蕊、筋脉等都有细致的刻画,加之其作品的表现力强、立体感突出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刻砖绝技,使他获得了“刻砖刘”的美誉.“刻砖刘”早期的刻砖代表作有《合家欢乐》、《龙凤呈祥》、《常年富贵》、《十鹤十鹿》、《扶苏花篮》等;后期有《九狮图》、《龙凤图》等.特别是他在7块砖上拼成1丈左右长的《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形象生动、逼真,并有茂密的丛林、巍峨的城堡和汹涌的江河作衬托,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刻砖刘”从事泥瓦建筑和刻砖长达70余年之久,不仅将马氏刻砖的技艺得以很好地继承,而且还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为天津刻砖艺术事业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此外,他在天津工艺美术厂任职期间,还培养出了许多艺术人才,为天津刻砖艺术后继有人作出了贡献.
1979年11月15日,刘凤鸣逝世,享年89岁.其子刘书儒虽曾追随父亲做过泥瓦活和刻砖.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刻砖作为建筑装饰的社会需求量逐渐减少,使天津的刻砖艺人也随之大量减少,这就使大兴建筑刻砖的装饰艺术已成为历史.目前,在保存完整的“中国华北民居第一宅”的石家大院,还可一睹天津刻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