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问题描述:

试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新文化运动的失败在于,陈独秀将文化界的思想争论引入政治,造成文化界力量的减弱.虽然在五四之后,还长期存在*制和*之间的争论,但是这种争论完全是为政治服务的,这种附属于政治的争论很难彻底.文化界的争论引入政治之后,也造成了国家的动乱,教育的落后,从而阻碍了彻底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改革旧思想,鼓吹新思想.刚开始,这种新思想主要是指科学和*,属于资产阶级*制思想.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开始传播开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而以《新青年》团体为中心形成的新文化统一战线,开始发生分化.1919年7月,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引起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研究问题,当然是在文化领域,而资本主义和*就必须涉及政治,显然,胡适是想将*制和*的争论限制在文化领域.可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手之一,陈独秀,却抛弃了新文化运动,积极投身无产阶级革命.正是他,坏了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
陈独秀、李大钊等离开文化阵营投身政治,第一个结果就是造成了新文化运动的过早结束,造成了新闻运动的不彻底性.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民国时期,在文化领域,*制和*之争仍然有过多次交锋,但都不彻底,都没能得出最终正确的结论.而这个争论困扰了中国近一个世纪,即使到了今天它仍然,他仍然是目前中国发展的最大政治隐患.思想方面的争论只有在文化领域进行彻底的讨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陈独秀、李大钊等离开文化阵营投身政治,第二个结果就是造成了社会的动乱.“主义”之争蕴含的是一种阶级斗争的观念,提倡阶级斗争就是提倡将文化领域的争论发展到政治领域.无论是*制,还是*制度,对当时接受教育较少的中国老百姓来说,都是超前的,他们之中能够真正理解这两种思想的人并不多.这个时候贸然将他们发展到政治领域,只会造成社会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