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简论良心的作用
联系实际,简论良心的作用
良心对行为的道德调节的作用的特性之一是它的彻底性.彻底性的第一个表现在作用的深度上.“对于道德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用中国传统的伦理语言来说,良心最易使人“慎独”.
《礼记·中庸》中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但如何作到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慎独呢?良心的作用十分关键.《诗经·大雅·抑》中说:“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这是说看看你一个人独处屋中时,即使房门紧闭,你也仍然要提防 “屋漏”(屋漏在古代是指室内西北角北墙上的小窗,人在此处独处时没有别人监督,但古人认为上天会透过小窗监视,因此不能面对苍天起邪念)的.亦即,“天眼”是无时不在地注视着你的.实际上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这一“天眼”只能是天良或良心.
良心作用的特色之一是使人无处遁形.比较一下良心的这种内在和深入的制约与许多外在的制约手段(比如法制)和勉强的义务要求的区别,就不难看出,良心的作用是最有效的.
良心的作用的彻底性还表现在其作用的时间维度上,亦即,良心对人的调节表现在行动之前、行动之中和之后.在行为发生之前,良心的作用表现为对动机的发动、评判和监督.
人的行动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之外,最主要的是条件是主体的动机.良心使主体产生必须做某事的动机,同时,良心还会产生对于动机的监督和评判,对于合乎道德的行为动机,良心予以肯定,对于违背道德准则的冲动,则产生抑制和否定的作用.在行动之中,良心作用的表现是针对行为的监督和调节.良心不断对个体的行动进行监察,对合乎道德标准的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予以支持、鼓励.相反,则予以制止、调整,对一些情感、行为上的偏私,良心则及时提醒,要求主体予以纠正.俗语中说的“良心的发现”,就是这个意思.
在行为结束之后,良心仍然会起作用.对于履行了良心所首肯的道德义务的行为,良心使主体感到欣慰、满足和自豪;对没有能够按照道德法则行事或效果不佳的行为,良心让主体感到不安、惭愧、内疚甚至悔恨.所以良心是道德人格的重要构件,也是道德人格的忠实卫士.“没有良心”的人,肯定是道德人格上有严重疾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