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提出了什么主张
梁启超提出了什么主张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
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
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
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
在书法艺术方面,梁启超早年研习欧阳询,后从学于康有为,宗汉魏六朝碑刻.
赋税思想
他主张赋税的征收必须以便民为原则,实行轻税、平税政策,而反对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观点.指出“西人于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税以便民.中国则乘民之急而重征之,如盐政之类是也.亦有西人良法美意,为便民而起,而中国视为助帑之计,行之而骚扰滋甚者,如今之邮政之类是也.”他提出应仿效英国实行平税政策,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强.这是一种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财政税收放在其基础之上的观点,对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梁启超认为公债也是一种赋税,所不同的是“租税直接以赋之于现在,而公债则间接及赋之于将来”,“不过将吾辈今日应负之义务,而析一部分以遗诸子孙云尔”.但他承认公债对经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租税尽其力于一时,公债将纤其力于多次”,因此他认为公债虽然增加了后代的负担,但也有利于后代.
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被认为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同时梁启超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在诸多领域都有非凡的思想及学术贡献.
新闻言论思想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家,同时也是新闻史上重要人物,对中国早期报刊政论文有巨大贡献.从事报刊活动27年,一生创办领导报刊17种,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创时务文体,中国早期新闻学者戈公振在《新闻学撮要》中评价:“我国报馆之崛起,一切思想的发达,皆由先生启其端”.
梁认为报刊的功能是:“去塞求通”,其两大天职是“监督*”、“向导国民”.其办报四大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正”、“报道确而速”.健全舆论五本: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宣传艺术:浸润法、煽情法.
中国早期证券市场
梁启超说:“华人不善效颦,徒慕公司之名,不考公司之实.”;“托拉斯者,原语为trust,译言‘信’也.,多数之有限公司互相联合,而以其全全委托少数之人,为众用信用者.故得是名.”
宣统二年,梁启超写了一篇文章谈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强而有力的法治国家才能生存.而中国,不知法治为何物.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责任心强因的国民才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