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易位的产生机制?染色体名词解释

问题描述:

染色体易位的产生机制?染色体名词解释

染色体间的易位可分为转位(transposition)和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用rcp表示 ).前者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转移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上即单向易位,而后者则指两条染色体间相互交换了片段,较为常见.
相互易位
两条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相互交换无着丝粒断片形成两条新的衍生染色体为相互易位.相互易位是比较常见的结构畸变,在各号染色体间都可发生,新生儿的发生频率约1-2/1000.相互易位仅有位置的改变,没有可见的染色体片段的增减时称为平衡易位(balanced translocation).它通常没有明显的遗传效应.然而平衡易位的携带者与正常人婚后生育的子女中,却有可能得到一条衍生异常染色体,导致某一易位节段的增多(部分三体性)或减少(部分单体性),并产生相应的效应.
罗氏易位
  罗氏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为相互易位的一种特殊形式.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D/D,D/G,G/G)在着丝粒处或其附近断裂后形成两条衍生染色体.一条由两者的长臂构成,几乎具有全部遗传物质;而另一条由两者的短臂构成,由两个短臂构成的小染色体.由于缺乏着丝粒或因几乎全由异染色质组成,故常丢失.它的存在与否不引起表型异常.  罗氏易位通常又称为着丝粒融合(centric fusion).在减数分裂时,由于由两条短臂构成的小染色体丢失,故在联会时只有三条染色体参与,形成三价体(trivalent).三价体的分离方式有三种,即交替式(同源着丝粒各走向一极,结果产生一种正常的和一种平衡易位的配子)、邻式-1和邻式-2.同源着丝粒均走向一级,亦即易位染色体与某一条正常染色体同走向一极,结果均形成二体(重复)或缺体的配子.这种配子在受精后形成三体性或单体性的合子.由于缺体的配子通常是致死的,因而实际上可能参与受精的配子只有三种:正常的、带有平衡易位的和导致三体性的配子.罗氏易位的携带者尽管只有45条染色体,但除偶有男性不育外,没有表型异常.这是因为易位染色体几乎包括了两条长臂的全部,没有基因的大量丢失,而丢失了两条短臂几乎全是结构异染色质.
染色体:染色体(Chromosome )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其本质是脱氧核甘酸,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有结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