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1年5月9日,苏联的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据调查,在半径70 km范围内,人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 km到160 km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奇怪的是,从半径160 km以外一直到半径300 km的远方,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这真是怪事!声音怎么会“跳”过中间这片地区呢?物理学家发现,声音有一种“怪癖”,它在空气中爱拣温度低、密度大的道路走.遇到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声音便会向上拐弯到温度较低的空气中去.如果某一个地区地面附近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温度高低不一,声音经过的时候,一会儿拐到高空,一会儿又往下拐,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上面所说的那种声音“跳”动的现象.传说有一位住在古寺附近的老人,虽然不识字,却有识别天气变化的本领.老人去世前,乡邻们要求他把“预测风雨”的秘诀留下,以便今后安排农事.老人同意了,但是只说了一句话:“远寺钟声清,不用问天公.”说完便咽气了.当时人们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懂得了其中的秘密.原来

问题描述:

1.“1921年5月9日,苏联的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据调查,在半径70 km范围内,人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 km到160 km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奇怪的是,从半径160 km以外一直到半径300 km的远方,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
这真是怪事!声音怎么会“跳”过中间这片地区呢?物理学家发现,声音有一种“怪癖”,它在空气中爱拣温度低、密度大的道路走.遇到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声音便会向上拐弯到温度较低的空气中去.
如果某一个地区地面附近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温度高低不一,声音经过的时候,一会儿拐到高空,一会儿又往下拐,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上面所说的那种声音“跳”动的现象.
传说有一位住在古寺附近的老人,虽然不识字,却有识别天气变化的本领.老人去世前,乡邻们要求他把“预测风雨”的秘诀留下,以便今后安排农事.老人同意了,但是只说了一句话:“远寺钟声清,不用问天公.”说完便咽气了.当时人们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懂得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这位老人是根据钟声清晰程度来识别天气变化的.
问:声音进行跳跃的条件是什么,这种现象有何应用?
2.以下一些器材:烧杯(若干)、铅笔、水、气球 梳子 白纸 棉线 鼓.利用所学的知识,从中选取合适的进行搭配,看如何产生不同的声音.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正常

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声音便会向上拐弯到温度较低的空气中去。

介质不同

温度高,密度小

1声源 2不断变化密度的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