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问题描述:

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破格录用人才(如董仲舒、卫青等)。
(2)经济上:把地方 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统一铸五铢钱;
(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从此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5)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6)民族关系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主要有】:
{汉武帝}}继续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加强*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当然,汉武帝时期,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的怀柔,而对*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

(1)政治方面
①改革官制,加强皇权.打破封侯为相的惯例,起用布衣为相,完全控制丞相.任用低级的官吏和侍从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职,共议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其中尚书令权力日重.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②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加强皇帝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实行察举制,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13州,每一州作为一个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
③颁布推恩令和限制蕃王的“附益之法”,使诸侯王问题得以解决.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2)军事方面
①建立侍从皇帝和警卫首都的侍从军和禁*.
②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兵大败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③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夷地区设立犍为等郡;在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
(3)经济方面
①改革币制.前115年下令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
②盐铁官营.由国家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③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
④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 ⑤颁布世界最早的治虫法规.
⑥在干旱地区推广区田法和代田法.
(4)对外关系
①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晋见汉武帝.
②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
③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
(5)思想方面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
②尊儒的同时,崇尚法制.尊儒尚法是他统治的根本思想.
(6)文化方面
①“太初历”.②创建*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出现大思想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汉赋作家司马相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