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特点与区别
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特点与区别
思想具有特殊的品格.在“天人合一”的模式下,人的价值赋予了自然,导致了自然的变化.这是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从汉以前的园囿式或自然山水式,到唐宋之际,诗歌、绘画等的发展都对园林产生重大影响,使其不象西方那样去展示宇宙的物理秩序,而是展现一种人与自然的情与理.到明清时,显示出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这种人文价值观,强调整体,注重统一.同时,它维系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连续性与持久性,并成为中国园林自成体系,稳固于今之缘由. 西方文化重视对自然“真”的探索并不断创新,是一种科学价值取向.这种理性的思维促使西方园林在各个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西方园林在更高水平上的发展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十五世纪是欧洲商业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政治上的安定和经济上的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的宗教桎枯中解放出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人性的解放”结合对古代希腊罗马灿烂文化的重新认识,从而开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高潮,园林艺术也是这个文化高潮里的一部分.十六世纪中叶,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园林布局更加对称,纯粹是观赏性的了.十七世纪下半叶出现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唯理主义的一种表现,反映了资本主义向往更合乎“理性”的社会秩序,认为理性的东西才有价值,园林中提倡明析性、精确性和逻辑性,提倡“尊贵”和“雅洁”,强调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这是典型的古典主义美学价值观,它充分体现了西方人改造自然的创新价值. 结束语: 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寻求文化上的融和是势不可挡的.中西园林文化的重建、发展,应是园林背后的文化意识、观念的重建.首先应基于各自合理内核的一面,然后针对不足相互汲取对方有价值的一面.具体的说,就中国文化而言,重视社会、道德的合理性,扬弃个体的软弱性,汲取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独创性、科学性的合理内核,摒弃个体的封闭、隔绝性.只有这样,中国园林创作才可能深入,才有可能在新的时期呈现出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