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的作者生平.

问题描述: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的作者生平.

李觏(1009-1059),北宋思想家、诗人.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资溪县高阜镇)人,南城在盱江边,故学者称盱江先生. 北宋儒家学者,思想家、经学家 .他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 李觏屡试科举不第,以教学为生,创建"盱江书院",从学者常有数百人.后经范仲淹推荐,任太学助教、直讲,卒年五十岁.北宋时期的江西学风重经世致用,这一学风,由欧阳修倡之于前,王安石得君行道于后,而李觏则是处于其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代表.他的许多思想给予范仲淹"庆历新政"理论上的支持,又是后来王安石"变法"的思想渊源.由于重经世实用,在经学卜李觏颇重《礼》学,《周礼致太子论》五卜-篇是其"通经致用"的理沦代表作,王安石后来作《周礼新义》不无影响.由于重实用,所以李觏反对孟子, 著有《常语》以驳孟子思想,反对所谓的"重义轻利",认为"焉仁义而不利者乎?"(《李觏集·原文》)成为宋学中"非孟"思潮的驱者 .学术上以儒学为宗,反对佛、道二教,是庆历之际排佛、道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李觏著作有《盱江文集》,今有校勘标点本《李觏集》,其中《礼论》、《周礼致太平论》和《庆历民言》等是其思想和学术的代表作. 李觏自幼聪明好学六七岁始“习字书”,十二岁就能写文章.十四岁父亲去世,母亲“垦阅农事,夜治女功”(《先夫人墓志》),得免冻馁之苦.服丧三年,十七岁始出外游学.二十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李觏也象其他读书人一样,想通过科举,登上仕途,干一番事业.但是,他在科举仕进的道路上却一再受挫,未能如愿,自叹“生处僻遐,不自进孰进哉!”景佑年间,他步行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寻求仕进之途,毫无结果而归.次年,参加乡举,又名落孙山.庆历元年(1041),应茂才异等科,有旨召试.李觏入京,又未中选,在京城“忧愁经岁”,抑郁不乡.遭受这几次打击之后,遂无意仕进,隐居著述.南城立学,被聘为郡学之师.创立盱江书院,教授自资. 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四方学子前来就学者常数十百人,曾巩、邓润甫等都是他的学生.后得范仲淹、余靖等推荐,皇佑二年(1050),旨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嘉佑二年(1057),用国子监奏,召为太学说书如故.嘉佑四年,令其权同管勾太学.因迁葬祖母,请假还乡.八月卒于家.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