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可沽名学霸王”?

问题描述:

为什么说“不可沽名学霸王”?
或者说,项羽的“沽名钓誉”具体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项羽的沽名钓誉主要表现在
不攻咸阳、反而要和刘邦谈判;
鸿门宴不杀刘邦
彭城之战大败刘邦,但是并未穷追猛打,反而与刘邦鸿沟为界.导致退兵后刘邦背约反杀,最后兵败身死.
*的“不可沽名学霸王”出自《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中着重所指即为第三条,当时解放军一方面准备解放全中国,一方面*反动派却寻求谈判.*的意思就是要吸取当年项羽与刘邦划定鸿沟为界后刘邦的出尔反尔的教训,一定要乘胜追击,解放全中国.咸阳好象是刘邦打下来的吧?项羽应该那时候去打刘邦攻咸阳吗? 鸿沟为界,似乎还有个条件是项羽交还其抓到的刘邦的父亲和老婆,是这样吗?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谋取名誉。咸阳是刘邦打下来的,项羽闻之,怒火中烧,攻破函谷关,但是刘邦做出一系列举动,使得项羽未继续攻击。反而在新丰鸿门与刘邦谈判。而当时项羽兵力及士气是占绝对优势的。刘邦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报告刘邦预备在关中称王后,项羽在决定第二天就攻打刘邦时竟然半途而止。主要原因还是刘邦做出了示弱的举动。如果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因为敌人示弱而放弃优势反而与之谈判,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沽名钓誉。。。(如中印之战)鸿沟之约的确有项羽放还刘邦家属的要求。刘邦作为一个逃时老婆孩子都不要,项羽威胁杀其父时还想分一杯羹的人,*其父亲和老婆实际上并无太大用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鸿沟之约虽是因为项羽兵力不足、给养不力而*定的。但是刘邦当时的实力依旧存在,项羽如果保持长期对峙状态,则结果可能未定。但项羽过分相信刘邦的人品和自己的武力,基本没留什么部队就东退了,这也是一种沽名钓誉。PS,*不可能像现在百家讲坛一样的研究当时种种政治角力。可能只是看了史记后,从他从政从军多年的经验认定项羽是沽名钓誉。(陈独秀任总书记时与*反对派妥协、长征成功等等)得出对敌人绝对不能留情、绝对不能被敌人散发出的和平烟雾迷惑,坚决斗争到底。。谢谢!不过我不太理解“中印之战”的例子。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当时印度应该在我国主动退兵之后发动追击?那印度也不一定赢而且也过于无理了吧?饿,印度的确这样做了,现在藏南实际并不是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