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有哪些?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有哪些?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饮食本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但若将问题提到为什么吃、怎么吃的层次,它就体现为一种意识或观念了.在饮食观念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他们也会遵从理智的告诫,将它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在饮食上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与功利的目的性.
饮食仅是生存的手段,用以果腹充饥而已,只不过它采用了一种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方式.受理性化思维方式影响,西方饮食较讲求科学,特别是在现代营养分析科学产生后,更助长了他们在饮食方面固有的理性分析倾向,致使他们在饮食搭配上更注重营养成分的组合,根据人的身体的具体状况来配给饮食.如他们的中小学校都配有营养师,以保证青少年的营养充足和平衡.这种科学化理性化的饮食观念,是值得中餐借鉴的.但同时这又使西餐在用料上受到极大的局限.如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以及一切他们认为没有营养价值的东西.同时在烹饪技巧上也显得机械呆板.牛排就是牛排,鸡就是鸡,各式蔬菜也决不会混杂串味,也不会变出多少花样来.若要论档次,就要靠餐具、环境、菜肴原料在形和色的搭配来区别了.西餐的这种机械性,却又是我们要克服的.总之,西方饮食用绝对的理性来规范人的行为,用“科学”、“营养”来排斥能给人带来愉悦享受的美食,虽能满足生理需要,但不能使人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可谓美中不足,而中餐在这一点上却正好相反.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份,多从“色、香、味、形、器”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
中国烹饪常把多种原料放在一起调和,使它们各自几乎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却产生一种新的完整的美味.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里面有鸡肉、鸭肉、猪蹄筋、瑶柱、鲍鱼、海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主料,还有数种副料.从这道菜里面再也吃不出各菜的本味,尝到的是一道美味佳肴.这样调制出来的成品,个性全被埋没,而整体却光彩煌煌,这与中国人贬抑个性、讲平均、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中国饮食的感性化,使它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倾向于艺术化,这是一种超越了必然性的*境界,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随意性.同一菜肴可因地区、季节、对象、等级的不同而操作处理不同.在原料采用上,可化腐朽为神奇,鸡脚可变成“凤爪”,鱼头可做“砂锅炖鱼头”等.在制作技法上,更是信手拈来便是一道美味佳肴.中国饮食对营养科学只是一种经验性的模糊把握.如一桌宴席,必有各类荤菜,也一定配有蔬菜,其道理很简单,荤易生腻,必须要有清淡爽口的菜类来中和.这里没有理性的分析和逻辑的判断,只是一种经验和一种习俗罢了.这也正是中国饮食的不足之处.中国饮食过分强调味感,以及用餐的精神享受,忽视营养分析和营养的合理搭配,有其片面性.而西方饮食注重科学分析与营养,虽有其机械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对维护人体的健康发展是积极的.因此,中餐在其发展中,应汲取西餐的“科学”观念,取长补短,使之更为完善.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分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
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以至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为业,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炖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
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二、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
饮食内容就是吃什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的差异,根源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人多食用荤菜,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在其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这是与西方的游牧、航海民族文化相联系的.航海、游牧民族以渔猎及养殖为主要活动,辅之以种植业,这就决定了他们饮食的主要来源是动物.不仅是饮食,而且生活的其它许多方面的需要都取之于动物.而中国人受农业文明的影响,在其传统的饮食结构中,主食为五谷,辅之以蔬菜和少量肉食,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我们通常称之为“素菜”,通常只在年节里才加进荤菜.这一饮食习惯又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之更加明显.佛教认为,动物是“生灵”,而生灵是不可以杀灭的,更不能食用.佛家提倡的“戒杀放生”等思想,与儒家的“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
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劝人家吃,也不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不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具体不同有以下几点.
在衣着方面,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方穿得隆重一些.但在西方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不可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
入座的不同,中国一般是客来齐后在入席,而且座位是按长幼顺序来坐.座次“尚东为尊”、“面朝大门为尊”.西方,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西方国家以女士优先为主,讲究绅士风度.
上菜的顺序,在中国第一道菜是汤,紧接着是主食如干饭,再则是餐酒最后一道菜是水果用来促进消化;在西方国家里上菜顺序一般是菜和汤、水果、餐酒、主食最后是甜点和咖啡.
食物在桌上的摆放的不同,中餐是一次性的上完每道菜,大家共享所有的食物.而西方用餐,所有人各自有自己的一套餐具,菜品是吃完一道后再上另外一道菜.在对食物的要求方面,中国不需要客人把所有的菜吃完,而西方,将自己所盛食物吃完是一种礼貌,对主人的尊重.
六、用餐器具的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不仅要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主要有不锈钢或镀银、纯银等餐具,以及各种杯、盘、盅、碟,也是各司其职,不能混用.但西餐在装盘配器上不象中国人这样强调艺术美,其餐具的种类、菜肴的造型,都较为单调.简言之,西方人重在食物的内容,而中国人则强调菜肴的形式和从中获得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