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并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问题描述: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并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题:《丝绸之路》
说课教师:滕立波
一、 教材分析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中学历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也是同样的道理。初一历史教材中的第十九课《寻访“丝绸之路”》是一节活动课,活动课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它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而已成为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可以认识到“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的重要商路,对外交往可以使中国繁荣和富强。
遵循《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识读历史地图,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
(2)、通过针对性的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培养查阅、整理史料以及学科间互相渗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查阅和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文献、图片和实物。
(2)、通过对照古今地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懂得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
今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丝绸之路”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和富强。
(2)、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识读“丝绸之路”示意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
二 、教学设计和构想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我共创设了五个隐性环节:课前探究、导入新课、教学相长、课余研究、教学反思,着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性学习,突出信息技术在课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一)、课前探究——兴趣学习
找一找: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集一集;分类和整理收集到的有关史实,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以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琵琶古曲《春江花月夜》为背景音乐,配以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图片欣赏,渲染气氛,创设历史情境,感受“丝绸之路”的古今沧桑。
从目前的热点问题——西部大开发切入,提问学生:西部大开发包括哪些省份?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导入:在我国的西北边疆,浩瀚的沙漠,茫茫的戈壁滩上,曾经延伸着一条瑰丽的丝绸之路,它昭示着历史曾有过的繁荣。今天,让我们重新踏上“丝绸之路”,循着先人走过的足迹,探访“丝绸之路”的过去、今天、并展望其美好的未来!
(三)、教学相长——教与学
教与学:本节课是活动课,在课前把学生分成四组,组成四个考察团,在地图上把丝绸之路分成四段,每一小组负责介绍一段“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情况,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同组人员可以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的突破:“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我设计了问题:“丝绸之路”带给我们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明白,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和富强。
教学难点的突破:在识读“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古今地名的差异这一问题上,我设计了随堂小测试——填充“丝绸之路”示意图,加深印象,以突破难点。
(四)、课余研究——知识延伸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实施再创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因此我设计了一些相关问题,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如:1了解“新丝绸之路”,(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并展望“丝绸之路”的美好未来;)
2、你认为古楼兰消亡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古楼兰的消亡,你得到什么启示?(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探究精神,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
3、“丝绸之路”上的诗歌(配乐,学生朗诵),(设计意图: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4、对于已掌握的资料,由组长负责,整理成册,举办一次《 寻访“丝绸之路” 》学习成果展。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每课一得
根据课堂实际,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并且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有什么收获与感想?”这个问题上,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得失进行总结,以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然后教师小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
三、效果预测
通过本节课的“教”与“学”,预测会取得以下教学效果:
1、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动脑、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识
图、读图、添图,加深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记忆,最大限度地“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 。
2、通过“丝绸之路”带给我们什么?古楼兰的消亡给我们什么启示?等探究性问题的讨论,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会得到锻炼,实现“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3、 因为个体差异,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的学生,通过课下作业,为组内同学多做一些工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本书探讨三至六世纪中西间交通的发展。所谓三至六世纪,在中国历史上通常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跨着世纪末的尾巴,与其说是六朝的尾,不如说是一个新的统一帝国的首。隋朝在中西交通开辟的新局面,经唐朝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高潮,因此还是把它跟唐朝放在一起论述更为合适。用“丝绸之路”称呼中西间的交通,已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丝路又分为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也已为大家所认可,本书探讨了这一时期约四百年中西间陆海两道交通的发展和变化。
体会:
本书扭转丝绸之路研究的薄弱局面不仅表现在时段的选择上,探讨这一时期丝路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则是整体性观照,这也是我们正需要的。全书除绪论外,分为六章。绪论概括了此一时期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盛况,分析了造成这种发展的背景和原因,还探讨了从事这一课题研究需要关注的基本史料,追溯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不足。第一章论述此一时期中国及其西部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这是中西间交通、交往和交流的舞台和背景;第二章探讨中国境内丝路的盛衰,着重分析了绿洲之路各线段、吐谷浑之路、居延路和草原路的变化和利用;第三章探讨葱岭以西丝路的变迁,主要探讨了越葱岭后与中亚、南亚、西亚和东罗马的丝路交通;第四章从城市的文明中介地位考查中国境内丝路沿线各城镇的盛衰变化;第五章考查葱岭以西通向不同方向和地区的丝路沿线诸城市的盛衰变化;第六章探讨此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并论述了中西间陆海两条路线的联接,从而揭示了丝绸之路和文化交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空间上看,本书既对陆上交通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又对海上交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既对中国境内丝路变迁进行了描述,也对葱岭以远丝路的变化进行了探讨;既有丝路路线的勾勒,也有对丝路联结点即沿线城市的特写。点线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色,从而展现了四百年左右丝路发展的全貌。
在丝绸之路的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只有中国文献最系统地保存了丝路发展的记录。在那遥远的时代,使节、商旅和僧侣的行迹踏出了丝绸之路这一人类最长的道路,其行纪著作成为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在中外关系史和丝绸之路的史料方面,中国正史著作最为系统。近代考古学的成果不断为丝绸之路研究提供新的史料,西方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可资借鉴和利用的信息和资料,关于丝绸之路研究的海外汉学成果亦层出不穷。石云涛先生系统梳理和充分利用了古代行纪著作、正史资料、考古资料和西文文献,吸收了百余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并融会贯通,从而完成了第一部全面探讨三至六世纪这一动荡纷乱时期中西交通的著作。书中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和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包括海外汉学成果,充分挖掘和捕捉旧有的文献资料和新出的考古学资料蕴含的信息,辅之以开拓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发前人所未发,正前人之所失,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为中西交通史上的研究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
课文生动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的繁荣景象。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可感,易于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
体会~我觉得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丝绸之路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垠的荒漠戈壁和盐碱沼泽。在当时生产和交通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古代各国劳动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侣等,冒着流沙、风暴、冰雪袭击的危险,披荆斩棘才开通这条商路,对于加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

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艰辛,说明中华民族的坚定与勇气。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