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情诗?

问题描述: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是情诗?

物是人非,情不可待

崔护,《题都城南郊》
去年今日的这扇门中,伊人那红润的面容与桃花一样娇嫩鲜红,相映成趣。今年再访,伊人以如黄雀渺去,空余桃花开于春风之中。
本诗曾改编为京剧
唐朝时有一位到京城应考的读书人,有一次他到城南郊外游玩,看到一间小屋很不错,就找借口走进去看看。没想到一看就看上了屋里的一位美丽的姑娘。第二年清明节他又回到那间屋子,却看见大门锁着,人已经不知道搬到哪了?于是就提笔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后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不死心的他又回到那个地方,这一次大门不但没深锁,还看见姑娘的父亲,姑娘的父亲伤心的告诉他说:“我女儿因为看了他写的诗因此得了相思病,没想到竟因此而死了。”他听了之后非常难过,情不自禁抱着姑娘大哭,没想到这时姑娘却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昏倒而已,不久后,身体渐渐痊愈的和姑娘就和读书人结成了夫妻。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两句是说,去年今日,就在这一座门庭当中,那美丽的面庞和桃花相互照映着,都是一般的绯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两句是说,可是如今,那美丽的面庞已经不知道到何处而去,只剩下满树桃花还和从前一样,在笑对着这荡荡春风!
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据《本事诗》载:崔护清明日独游都城南郊,因口渴,向一户人家叩门求水。有一位姑娘开门送水给崔护,然后靠着桃树,含情地注视着他。崔护喝完水,姑娘送他出门。第二年清明,崔护思念,重来寻访,门墙如故,已经上锁。于是他便在左扇门上题了这首诗。
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着实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发起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诗人用“依旧”二字,表达自己的无限怅惘。
整首诗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产生“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这首诗的典型意义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诗人总结了一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机遇可得而不可失,抓住机遇才可得,失去机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