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像“管鲍之交”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要有两个,各一百字就是体现真挚的友情或爱情之类的.要有人名的如果好的话加30分以上

问题描述:

求像“管鲍之交”的令人感动的故事
要有两个,各一百字
就是体现真挚的友情或爱情之类的.要有人名的
如果好的话加30分以上

  看到hjzxyjn - 见习魔法师 二级已经回答了类似的问题了
  二高山流水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俞伯牙,这人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他在深山老林里弹琴的时候,来了一个打柴人叫钟子期.俞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说了:“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心里很惊讶,因为他心里正想表现高山呢,就被听出来了.俞伯牙心想:我换一个主题,我表现流水,看你还能不能听出来.谁知,钟子期一听,又说:“洋洋兮若江河.”不管俞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音乐表现的内容.于是乎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成了知音.但是,没多久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痛失知音,伤心到极点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琴给摔了,发誓永远不再弹琴.这个故事后来就形成了“高山流水”的成语,形成了“知音”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
  生死之交
  诗人郑少谷与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谋面,却彼此倾慕,忽悠赠答.郑少谷曾有诗赞王子衡:“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意思是:当王子衡讲评诗歌时,就是鲁国孔子的弟子听了,也会如春风.
  后来郑少谷死了,王子衡惊闻噩耗,哀伤至极,他不顾千里奔波,特地赶到福建,为他办理丧事,宽慰亲属.
  “元白”情深
  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与元稹在长安久别重逢,两人经常畅谈达旦,吟诗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在那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把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两个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贬的命运.白居易在秋风凄凄中离开长安,走的恰好是元稹不久前走过的路.诗人满腔惆怅,一路上寻找着好友留下的墨迹.一日他行至蓝桥驿——这里是长安通往河南、湖北的中途站.一下马,便在驿站的墙柱上发现了元稹在正月路过这里时写的一首《西归》绝句,诗人百感交集,提笔在边上写了一首绝句: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西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离了蓝桥驿,经过商州、襄阳,诗人由汉水乘舟而行.在船上诗人经常反复吟咏好友元稹的诗卷,来慰藉孤独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睛痛为止.途中写下这样一首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在通州听说白居易被贬到九江,极度震惊,不顾自己病重在床,提笔给白居易写信,并赋诗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不久,白居易收到了这首诗,被好友的关切之情深深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写道:“‘垂死病中’这句诗,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会感动得不忍再看,何况是我呢?到现在每次看到它,我心里还凄恻难忍.”
  元稹一收到信,知道是白居易写来的,还未拆开就已泪眼模糊.他的女儿吓得哭起来,妻子也忙问怎么回事.元稹告诉她们,自己很少这样动情,只除在接到白居易来信的时候.为此,元稹寄诗给白居易: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一次,元稹又接到老朋友的诗,诗中写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好友对自己如此情深,竟在梦中与自己相见.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己也整天思念他,为什么就不能梦见呢?元稹十分懊恼,觉得大概是自己一来通州,就染上疟疾,至今不愈,以致神思混乱的缘故.于是也写诗一首,《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休戚相关的命运,把白居易与元稹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一生交谊很深,世人称为“元白”.
”“管鲍”指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鲍步牙两个人.管仲年轻时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之后,鲍步牙知道管仲家里十分贫困,总是多分给管仲一些,绝不认为管仲贪心;管仲帮助鲍叔牙做事时,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观条件所限;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鲍叔牙深知并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干得不出色,而是时机和运气问题……管仲深情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鲍叔牙后来推荐管仲做了齐国之卿,帮助齐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齐国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现在,人们常以“管鲍之交”形容友谊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