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于什么意思?
问题描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于什么意思?
答
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在此可以翻译成“对于”全句:我55岁的时候产生了对于做学问的指向
相关推荐
- 英语翻译(1)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2)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3)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4)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①.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
- 英语翻译1;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喻矩.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5;子谓《韶》:“尽美也,又尽善也.”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1;譬如为山,未成一贵,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贵,进,吾住也!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玄石戒酒中的为是什么意思?昔者玄石嗜酒,为酒困2.五脏若熏灼3,肌骨如蒸煮,百药不得救.三日而后释4,谓其友曰5:“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6不能7竟月,同饮者8携酒至,曰9:“试尝之.”始而三爵止10,明日11而五之,又明日十之,又明日而12大爵,忘其故13,死矣.为酒困的为是什么意思?求解.
- 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通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初唐史料讨论(1)李氏的血统问题 建立唐朝的李氏家族,其血统所属问题,现在谈起来,还有一定的意义.关于这一问题,史家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是胡族,以刘盼遂和王桐龄为代表,并认为是出自鲜卑拓跋族.一派认为是汉族,以陈寅属为代表,认为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就是庶姓李氏之“假冒牌”.隋末唐初的历史是上承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李氏又久居汉胡杂居之地,若其先祖是汉族,则是鲜卑化了的汉人;若是鲜卑族,则是汉化了的鲜卑人.我们只须着意的是李世民父子的行为有许多都符合汉人的习俗,但与较纯粹的汉人相比,又有很强烈的鲜卑倾向.这是南北朝后民族冲突转为民族融合的鲜明反映.在这个意义上说,金庸94年于北大讲学时说唐朝就是汉人与鲜卑人的共同统治,不论是针对李世民一人的血统而言,或是指李世民及其妻长孙氏夫妇而言(长孙氏是鲜卑人),甚至是指贞观年间的全体官吏中汉胡比例而言,都是十分中肯的,也是对这一问题的不答而答.16、阅读上述材料后,你对唐朝“开明”“开放”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行,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 1.某水果超市有橘子450千克,苹果比橘子少20%,比香蕉多12.5%.水果超市有香蕉多少千克?2.某船往返于相距180千米的两港之间,顺水而下需要10小时,逆水而上需要15小时,由于这天下暴雨,水流速度比往常增加了许多,该船顺水而行只需要9小时,那么逆水而行需要多少小时?3.把两筐苹果分给甲、乙、丙三个班,甲分得总数的五分之二,剩下的按5:7分给乙、丙两班,已知第二筐重量是第一筐重量的十分之七,且比第一筐少36千克,甲、乙三个班分得的苹果分别是多少千克?
- 解释下列虚词的意思.(1)之:学而时习之 ( )知之者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曲肱而枕之 ( )(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4)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于我如浮云 ( )
- 勉过子读书原文: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今有二人焉,皆有百里之适.一人鸡鸣而驾,马瘠车敝,憩于涂者数焉,则穷日之力,未必能至.一人日中而驾,马良车驶,其行不息,吾知其必先于鸡鸣者矣.故夫车马者,质也;作辍,其勤堕也.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依据(3)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写出一个成语(1)但恐始勤终随(随加点)(2)皆有百里之适(适加点)(3)马瘠车敝(敝加点)(4)其必先于鸡鸣者矣(于加点)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2)吾知其必先于鸡鸣者矣3 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用原文回答)4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5 本文强调了"勤"的重要性,请写出几个关于"勤"的名句
- 英语翻译请看下面的论语~为政第二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子曰:「
- 【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为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本文引用什么的故事,意在阐述什么的道理?
- 口技中夫叱大儿声的叱是什么意思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