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作者主要用哪个角度来描写课上的安静
最后一课 作者主要用哪个角度来描写课上的安静
问题探究:
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正因为如此,普鲁士*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与洛林之后,就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同样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之后,也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教学,他们都是出于一个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因此,可以说,对于一个民族的军事占领还不是真正的占领,只有通过语言文化的殖民化才能实现对一个民族的真正占领和征服.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
4.怎样理解“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个比喻的深刻含义?
5.小弗朗士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他这样想的本意是什么?
思考讨论
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文字也是民族的标志.此外,字帖挂在铁杆上,上面写的是“法兰西”“阿尔萨斯”,从书写的内容和摆挂的形式看,也很像一面面小国旗.这正是韩麦尔先生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精心设计的.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活动意图
二、学生质疑:
三、布置作业:
明确:一个“也”字,清楚地表叹了小弗朗士对取消法语改学德语是非常反感的.这一方面表达了他对学习祖国语言的留恋之情;另一方面表达了他对普鲁士的文化侵略的极端仇恨之情.总之,他的爱国情感在韩麦尔先全的感染下得到了升华.
同学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究.
1.阅读自读课本89页郑振铎的《最后一课》思考此文在主题思想、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上与都德的《最后一课》有什么异同.
2.续写《最后一课》以后.
质疑、答疑
听记作业要求
阅读《最后一课》进行比较阅读
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比较分析能力
培养想像能力和写作能力
附参考资料:
“最后一课”应如何理解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都德1873年写的.这篇小说的题目“最后一课”的含义是教学难点的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难点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师生两方面分别去分析.
一、从韩麦尔先生的角度去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韩麦尔先生无疑是作者着力刻画的重要人物,他的教学活动无疑是我们从教师这一角度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的关键.我们还是从小说的具体描述中来了解一下韩麦尔先生的教学活动吧.“那天早晨上学,我(小弗朗士)去得很晚”,到学校后,看见韩麦尔先生在教室里“踱来踱去”,“我”进了教室后,韩麦尔先生就开始上课了,他依次上了语法课、习字课、历史课,最后“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直到“教堂的钟敲了12下”,他才结束他的教学活动.可见韩麦尔先生是上了从早晨开始到中午结束的一上午课,最少上了四堂课.那么我们从教师韩麦尔先生这个角度如何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呢?很显然,这“最后一课”指的是韩麦尔先生在阿尔萨斯*割让给普鲁士后,最后一次给学生们上法语课.小说的第11自然段也明确地提出:“这是我(韩麦尔先生)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二、从小弗朗士的角度去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小弗朗士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从他的角度来看,“最后一课”的含义应是怎样的呢?我们再一次从小说的具体描述中来寻找答案吧.小弗朗士进教室后,发现教室“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其中包括郝叟老头儿,这说明教室里的学生不是很多.后来韩麦尔先生“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时,郝叟老头“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这说明了这个教室里有初级班的学生.那么小弗朗士是不是初级班的学生呢?从课文中描述的韩麦尔先生提问小弗朗士分词用法这一情节可以看出,小弗朗士不是初级班的学生.因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这个学校规模不大,学生不多,这些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共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他们只有一个老师,那就是韩麦尔先生,一旦他“去钓鱼的时候”,没有办法,只有干脆放学生们一天假.据此笔者认为,这个上午对小弗朗士来说,他只能真正地听韩麦尔先生讲一堂法语课.另外,我们从文章中的一些句子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如第11自然段中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再如第13自然段小弗朗士的抒情“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最后一课”的含义的理解,应从师生两方面去看:从韩麦尔先生的角度看,应理解为韩麦尔先生最后一次上法语课;从小弗朗士的角度看,应理解为小弗朗士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入选于人教社初语第一册.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爱国主义颂歌.然而关于本文的主题历年来却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意见:韩麦尔,小弗朗士,或者韩麦尔和小弗朗士.那么,究竟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呢?教参倒是给出了一个标准:“谁最能体现小说的主题思想,谁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据此,教参经过一番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在表现主题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也可以说,小说的主题是在这两个人物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行为、语言中表现出来的,忽略、贬低其中任何一个人物的作用,都会削弱对主题的理解.”这番话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两个人.果真是这样吗?笔者不敢苟同.理由如下:
首先从小说的叙述角度来看,无疑是以“我”这个第一人称来写的,也就是说小说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为线索来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我”紧紧地“参预”到故事当中,并且成为推动整个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不可忽缺的“力量”.一般来说,这样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就本文来说,“我”就是小弗朗士,所以小弗朗士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当然,如果“我”仅仅作为叙事线索,而没有参预到故事情节当中,没有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不可忽缺的“力量”,则“我”就不是小说的主人公.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也是以第一人称来结构全篇的,但“我”并没有参预到故事情节之中,没有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不可忽缺的“力量”,所以“我”就不是小说的主人公,而仅仅是一个头脑清醒的冷眼的“旁观者”.众所周知,《祝福》的主人公是祥林嫂.又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也是以第一人称“我”来结构全篇的,同样道理,“我”也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其次,从小说所写的具体内容来看,自始至终都有“我”的存在.而韩麦尔先生最起码在小说的开端(第一部分)还未出现.而且就小说所写来看,韩麦尔的出场,也是为“我”这个中心人物服务的,因为“我”既然去上课,不可能不提到老师.如果把这篇小说分成三部分的话,那么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是写小说的起因——开端,主要写“我”的所见所闻,如:“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并且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巧妙地交代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普鲁士军队已经占领了法国的领土.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我真永远忘不了”)写最后一课的过程,包括“我”出乎意料地看到了哪些人在听课,老师的不平常的穿戴,语言和气氛以及“我”的真切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发展.余下内容为小说的第三部分,写最后一课是如何结束的,这是小说的高潮和结局,仍然是站在“我”的角度来写的.应该说,小说的结构非常清晰,所写内容无不紧紧地围绕着“我”的一举一动而展开.“我”的行动、语言和心理都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并把全文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我”由以前的逃学、讨厌课本、不爱学习到上最后一课时的专心、喜欢上法语课,“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并且韩麦尔先生还叫“我”回答问题.这些无不说明小弗朗士才是小说的主人公.
第三,从教参对主人公的分析过程来看,得出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人都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站不住脚的:
先看小弗朗士.他原是个玩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很不严格,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懊悔以前没好好学习而旷了课去找鸟窝、溜冰;他对“刚才”还那么讨厌的课本,一下子“舍不得和它们分手了”.他对老师的感情也迥异于从前.对于韩麦尔老师,他万分依恋,他对老师变得是那样理解.他多么希望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为此宁愿拿出“任何代价”.他充分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他是多么不希望老师伤心啊,他又多么舍不得老师离去啊.可是老师就要永远地离去了.他不仅理解老师为什么穿上那套漂亮的衣服,他也理解老师的谆谆教诲,他更懂得那神圣的信念和深深的痛苦.他感到老师“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说明小弗朗士不再是那个贪玩、幼稚的孩子,他成熟起来了.
促使他完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从教参的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小说中人物的一切活动均紧紧围绕着小弗朗士而展开,即使是韩麦尔老师的“教育作用”也必须通过小弗朗士来体现.而这不正说明了小弗朗士才是小说的主人公吗?
再看韩麦尔.作品中对他的描写是通过“我”——小弗朗士的观察来展开的,因而作品中所展现的,基本上是一个由幼稚走向懂事的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你看,连教参自己都承认作品对韩麦尔的描写是通过“我”——小弗朗士的观察来展开的,而这不也正从“反面”说明了小说的主人公是小弗朗士而非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吗?
综合所述,笔者认为《最后一课》的主题是通过小弗朗士上最后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做,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民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小说的主人公是小弗朗士.以上系笔者一家之言,不妥之处,愿与同行切磋.
《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爱国情感的多侧面描写
湖南永州八中周志恩 郭姣凤
爱国主义是一种圣洁而崇高的情感.平时无心求学,爱开小差、逃学、成绩一团糟(连一个分词用法甚至一个字也说不上来)的小弗郎士在他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中表现出了可贵的爱国情感,而且这种爱国情感表现得异乎寻常的真挚深沉、动人心魂.究其原因,是作者将小弗郎士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多侧面的细腻刻划所致.
作者描写小弗郎士的爱国情感首先着力于外在因素的揭示.所谓“外在因素”指的是小弗郎士生活的社会环境,即他周围的人们对他施加的诸种影响,这些外部影响因素实际上是小弗郎士爱国情感的触发点与引爆物.小弗郎士在课堂上的所见所闻正是展示一个特定的情境氛围,是对其爱国情感的直接触发与引爆.上课前的反常气氛与教室后面所坐的神情“忧愁”的人们,令小弗郎士难堪得脸红、心慌与“吃惊”;韩麦尔先生庄重的穿戴令小弗郎士“诧异”,韩麦尔先生柔和而严肃地宣布“最后一堂法语课”,令小弗郎士“万分难过”.这时候,也正是这时候,小弗郎士的内心有如翻腾的大海,掀起了层层激越的波澜,此时的他已强烈感受到了镇公所布告牌前围观的人群那愤激的情绪,并为自己未曾“好好学习”而深深懊悔.韩麦尔先生为“纪念这最后一课”而“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令小弗郎士“诧异”进而感动,韩麦尔先生真诚反思学生与家长平时不够重视学习的现象、对自己从前放松学生的学业的做法进行痛切的自责,也引发了小弗郎士的自责与悔恨,韩麦尔先生对法国语言的真诚赞美与对所有在场同胞的沉痛规劝,引发了小弗郎士的深深共鸣.韩麦尔先生给大家上了语法课又上了习字课,小弗郎士“细心听讲”并真切感受到老师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的心理,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的神态中感觉到老师“好象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的心理,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所下发的新字帖“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以及大家“专心”写字的神态、教室里“安静”的气氛,无不令小弗郎士深受感染.教室后排座位上的郝叟老头戴上眼镜、捧着初级读本“激动”得声音发抖,读音古怪,令小弗郎士“又想笑,又难过”.尤其是“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之后,韩麦尔先生与学生告别时的情景令人痛切而心碎,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后“头靠着墙”“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一幅令人心碎的告别场面深深定格在小弗郎士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可以说,正是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在这个特定的情境氛围里,小弗郎士从老师与同学们身上、从镇上所来的人们身上受到了感染,引发了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
作者描写小弗郎士的爱国情感还特别注重挖掘其自身的潜在因素.这种潜在因素实际上是小弗郎士内在的思想情感.作者从不同方面对小弗郎士内在的思想情感作了深入挖掘,充分展示了小弗郎士丰富、真实的内心世界.上学路上的优美景致,特别是暖和、晴朗的天气,树林边画眉宛转的歌唱,令小弗郎士感觉到“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他羡慕归羡慕,但终竟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走过镇公所布告牌前、铁匠向他喊话时,他依然没有停下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说明小弗郎士平时调皮归调皮,但其本质并不坏,这是他在最后一堂法语课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的思想基础.当小弗朗士看到镇公所布告牌前围着许多人时,其本能的反应便是“又出什么事啦?”因为在他的意识里,“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当小弗郎士听到韩麦尔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他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并且很自然地迸发出“啊,那些坏家伙”的强烈情感.在这里,“坏消息”与“坏家伙”的主观判断正说明小弗郎士的幼小心灵里有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对侵略者是深恶痛绝的.也正为如此,他才能在上学迟到后由“怕”而“慌”,才能在得知事情真相后懊悔、惭愧,才能在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窘态百出,追悔不已,进而产生热爱老师、热爱学习之情,才能在课堂上对韩麦尔先生庄重的穿戴所寄寓的深意有所体会,才能对韩麦尔先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得那么仔细,并以自己“挺难受”的心里揣摩到韩麦尔先生的“可怜”与“伤心”,才能将老师所发的字帖想像成“许多面小国旗”,才能由听到屋顶上鸽子的低叫声天真而快意地想到“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唱歌吧”,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普鲁士侵略者的鄙夷与调侃,才能对老师与学生作最后告别的形象产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敬佩与爱戴之情.可以说,作者既着力揭示小弗郎士爱国情感的外在因素,又深入挖掘其潜在的思想内因,从外因与内因的有机结合上成功地塑造出了小弗郎士个性鲜明、感情丰富的爱国者形象,使小弗郎士与《最后一课》一同成为永不凋谢的绚丽山花,长久散发着浓郁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