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8课全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8课全文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她的性格里天生还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我14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母亲的生命。那会儿,我的内心一直笼罩着巨大的悲哀与痛苦。一想到从此以后我再也得不到妈妈的呵护了,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我无法面对没有妈妈的孤零零的生活。
当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对父亲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吗?”
“当然可以。”父亲痛快地回答。
我被他们的话惊呆了,我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更让我无法明白的是,爸爸居然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达,"父亲做在我身旁,平静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原来,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很多年过去了,我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父亲也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照顾他,我把他接过来同住。父亲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美么妙!"我的女儿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我把外公捐赠器官的的心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她跑到外公身边,紧紧地拥抱他。
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送给失明的人,让他重见光明。"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我紧紧地搂着温迪,激动地泪水夺眶而出。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语文S版第第十二册课文]
1965年,也就是我十四岁那年,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当时她才三十六岁。那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为医院要用母亲的眼睛角膜来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更不明白父亲居然回答“同意”。我痛苦难忍,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lín)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你妈妈和我都觉得,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他说,他们很久以前就已决定死后捐赠自己的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十几年过去了,我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1980年,父亲患严重的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愉快地告许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山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啊!”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父亲接着说:“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曾经失明的女儿也能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我把外公的心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跑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她十四岁,恰恰是当年我听父亲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1986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在这一刻,我才真正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我紧紧搂着温迪。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仍萦绕在我的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儿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chuò)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跨越百年的美丽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
跨越百年的美丽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她的性格里天生还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